“”常减压加热炉闪爆事故分析
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
2006-5-28
1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2003年9月12日,锦州石化公司3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检修后进行开车,17:10分在减压炉点火时,发生闪爆事故。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的严重后果。同时造成炉壁及框架严重损坏,减压炉整体损毁报废;事故直接经济损失45万元。
爆炸后减压炉现场
检修后的减压炉
2
一、事故背景及经过
2003年8月25日3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开始常规检修。9月11日8:00时检修完毕交生产开车。
9月11日8:00时至17:00时装置进行吹扫试压,17:00时停汽,拆除油品出入装置盲板,为开工做准备。20:00时抽出燃料油、高压瓦斯盲板。
2006-5-28
3
9月12日8:30分引柴油循环、脱水,考验仪表;14:00时加热炉准备点火。司炉工雷志刚受车间生产主任李忠岭指派找安全员崔宝先联系中心化验室取样分析常压炉和减压炉可燃气,结果显示分析合格。16:00时引原油循环。
一、事故背景及经过
2006-5-28
4
减压炉
蒸汽
高压瓦斯
低压瓦斯
减粘瓦斯
减顶瓦斯
雾化蒸汽
燃料油
未加盲板
阀又未关严
低压瓦斯
阀没关闭
“9、12”事故模拟图
16:30分车间生产主任李忠岭安排司炉工张利群、雷志刚、王健做点炉准备及点炉前的最后检查,安排班长潘建忠带人投瓦斯系统。准备点火.
16:55分完成常压炉点火后,司炉工王健直接去减压炉一层平台做开阀准备,雷志刚进入炉底点减压炉9#火嘴时,减压炉发生闪爆。
2006-5-28
5
减压炉引瓦斯正确操作程序
1、全面检查,确认瓦斯系统所有阀门关闭。
2、打开界区阀门,按照流程顺序逐步将瓦斯引至火嘴前最后一道手阀。
3、火嘴连接正常后,采样分析炉膛可燃气。
2006-5-28
6
9月12日发生事故时操作程序
1、14:00采炉膛样分析。
2、16:30引瓦斯,常压炉点火。
3、17:10减压炉点火。发生事故。
可燃气分析
14:30结果合格
炉膛内串入瓦斯气体
2006-5-28
7
二、事故原因分析
1、违章指挥。
9月12日14:00时,车间生产主任在不清楚流程的情况下,没有经过现场检查,就指派安全员联系中心化验室取样分析常压炉和减压炉可燃气。实际上减压炉瓦斯流程并没有摆好,盲板还未拆除,炉膛内的状态还是检修状态。在盲板没有拆除,流程没有摆好的状态下要求化验室取炉膛气,分析炉膛可燃气体含量,化验分析结果显示分析合格,这个分析结果完全是假象。
2006-5-28
8
二、事故原因分析
在取完炉膛气样后,车间生产主任又指派操作工,摆通瓦斯流程。在取样后2小时40分,安排操作工点炉。按规定:确认火嘴阀门关闭,瓦斯引到炉前拆除盲板,点火前1小时内采样分析有效。本次操作超出规定时间,又无人确认。错误的采样结果和违章指挥为事故埋下了祸根。
2006-5-28
9
2、违章操作。
16:55分在错误的采样结果导向下,开始点常压炉和减压炉,17:10分在点减压炉时发生闪爆。事故发生后通过现场勘察:发现减压炉瓦斯系统有4个阀门处于不同程度的打开状态,一个DN80阀门,3个DN50阀门,经认定DN80阀门是高压瓦斯与低压瓦斯连通阀,流程改造后该阀门应是常闭阀,应用盲板盲死,三个DN50阀门是低压瓦斯火嘴阀,流程改造后也是常闭阀。这四个阀门其开度分别为DN80连通阀开10%(6扣),DN50瓦斯火嘴阀分别开40%(7扣)、40%(7扣)、50%(8扣)。
二、事故原因分析
2006-5-28
10
锦州石化“9、12”-事故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