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有关科学教案汇编7篇.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有关科学教案汇编7篇 】是由【文档百货】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有关科学教案汇编7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有关科学教案汇编7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亮气体,空气的确存在于我们的四周,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空气不但占据空间,还能流淌。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感官可以感觉空气的存在;运用试验的方法可以深化探讨空气;借助不行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视察到不行见物质;在动手试验前,对可能发生的现象作出假设,有助于我们探讨问题。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使学生产生探讨空气的剧烈新奇心和主动的探究欲望,并情愿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相识与同学们沟通共享。
  教学打算
  老师用:1个水槽,2个透亮的杯子,旧报纸。
  学生用:材料1、透亮的塑料袋,牙签。
  材料2、水槽,透亮的杯子、旧报纸。
  教学流程
  导入→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试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淌→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拍摄的录像,激发学生酷爱科学,激起学生探究的热忱。










  (1)老师谈话
  (2)播放多媒体,老师解说。
  师:这是杨利伟叔叔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太空景色!这个蓝色的的星球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这漂亮的地球,这奇妙的太空,还有许多许多的奇妙等着我们去探究、去发觉。
  2、提出问题
  老师指向地球的外沿。
  师:这层像雾,又像纱一样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
  学生发表自已的看法。
  师:对,是大气层!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被一层大气包袱着,大气层里大部分都是空气。有关于空气的学问,你们知道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
  3、提示课题。
  师:今日就让我们用科学探讨的方法来了解空气。
  老师板书:了解空气
  二、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
  1、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
  (1)师:刚才有同学说空气就在我们的四周,现在大家就来看一看,望见空气的什么了?
  生:看不见!
  师:用手来摸一摸。
  生:摸不着!
  师:我们的'四周是不是真有空气?
  引导学生感觉空气的存在。










  (2)师:空气是看不见来又摸不着,要探讨它可就难了。谁来想想方法?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师生探讨,演示用塑料袋抓空气。
  师:要探讨空气首先得抓到空气,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抓空气?
  学生说一说
  师:哪一个方法能够让我们更便利的探讨空气?
  引导学生说出用塑料袋来抓空气。并让一个学生演示一下。
  3、引导学生用感官来了解空气。
  (1)师:有了空气,我们可以用身上的哪些感官来了解空气?
  学生说一说
  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师:老师现在用你们教的方法来感觉空气。
  老师演示
  师:老师感觉不到空气!看来还不行,得再想想方法!
  师生探讨得出在袋子上扎一个孔,让空气吹出来,再来感觉。
  师:老师现在试一试,看这个方法灵不灵?
  老师演示
  (3)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
  ①老师提出试验要求。
  ②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
  ③学生做记录。
  ④学生汇报沟通。老师依据学生汇报板书。










  (4)老师小结
  三、试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淌
  (一)、试验一、纸的奇遇
  老师为每个小组打算一个水槽、一个透亮的杯子、旧报纸。
  1、老师谈话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好,老师太兴奋了!老师准备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欢迎吗?
  2、师生合作演示,学生揣测
  (1)老师找一个小挚友当助手。
  (2)老师拿一小张旧报纸。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再把纸放入水中。
  师:纸放在水里,会湿吗?
  学生回答后,让小助手捞上来给学生看一看!
  (3)老师又拿出一张纸交给小助手让他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证明这的确是一张一般的旧报纸。
  老师接着拿起杯子,把杯口朝向大家晃动几下,然后,老师让小助手把纸捏成一团,用力塞入杯子的底部,老师检查后,对小助手说:请把透亮的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
  紧接着,让学生揣测纸会湿吗?
  师:大家猜一猜纸会湿吗?
  学生揣测
  2、小组合作动手试验
  (1)老师提出试验要求
  (2)小组动手试验、探讨、做记录










  (3)老师巡察,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3、学生汇报沟通。
  4、师生小结,得出结论
  师:水没有遇到纸,所以纸自然是干的。为什么水进不到杯子里?
  学生回答
  老师边演示边小结:细致视察就可以看到杯子里有一大段“空”着,杯子的这一部分地方被空气占据了,所以水就不能进去,杯中的纸自然就不会湿了。
  师:纸放到水里,尽然不湿,我们来给这个试验起个名字吧!就叫纸的奇遇,(师板书)从这个试验中我们知道空气占着地方,也就是说空气占据空间(师板书)
  5、试验延长
  师:假如让你接着做这个试验,你还会怎么做?
  生说一说
  (二)试验二、谁赶走了杯子里的水
  老师为每个小组打算一个水槽、2个透亮的杯子。
  1、老师创设问题情境
  (1)老师拿一个杯子放进水里,让杯子装满水,举起来问:大家来想想方法,可以用什么东西把杯子里的水赶走?
  (2)学生发表各自看法
  2、老师演示
  老师把一个杯子斜着放进水中,使杯中灌满水,用另一只手把其次个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中。
  在水下,把两个杯子靠在一起,倾斜其次个杯子,使其次个杯子的气泡跑进第一个杯子。










  3、学生试验
  (1)老师提出试验要求。
  (2)学生试验、探讨、做记录。
  (3)学生汇报
  (4)师生沟通
  (5)老师小结
  师:看不见的空气在能望见的水里流淌,形成气泡,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空气,这是科学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看不见的东西,我们能借助看得见的东西看到它,科学真得太好玩了,对不对?
  四、总结
  1、出示两幅空气污染的对比图片,教化学生从小要知道爱护环境,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播放课件《潜水艇的沉浮原理》,让学生回去找寻空气在这里发挥的作用。
科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注意事实,敬重他人看法,乐于合作与沟通。
  3、能在已有学问阅历的基础上,做出说明与结论。
  二、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的道理。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探讨法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人类探究宇宙的历程,宇宙间的`众多星体,什么样的星球适合人类居呢?
  (二)猜想假设:指名回答。
  (三)制定方案:小组内进行。
  (四)实施探究:
  1、分组探讨人类生存须要的条件
  2、沟通地球适合人类居住具备的条件
  有大气、水、相宜的温度和能源。
  3、猜想除了地球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星球适合人类居住
  探讨:人类能在除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建立新的家园?
  1、沟通搜集的资料
  2、依据搜集的资料确定自己的观点实行辩论会,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设计我们的“将来的家园”
  1、沟通地球污染程度对人类产生的不良影响,引发设计将来家园的欲望。
  2、分组探讨沟通自己想象的将来家园的样子
  (五)展示沟通:展示学生设计的将来家园,进行评比。
  (六)拓展活动:依据自己的设计写一篇科幻故事。
  教学反思:
  教学来源于生活,同时还要融入生活中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非常注意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实际联系。在探讨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后,接着提问:为什么我们要到其他星球上去居住?学生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说出了很多在实际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及环保问题。
科学教案 篇3










  学情分析:
  通过引导学生视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状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视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纳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相识这些天气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学问: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视察天气,并学会用简洁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看法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切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打算: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状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相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心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依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依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沟通。
  二、描述今日的天气怎样?
  1.今日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日的天气进行视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视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视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日的天气进行视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视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平安教化,并落实小组进步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视察,老师巡察。(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沟通: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视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老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日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日的天气我们应当穿什么衣服?)
  7.相识“网状图”的运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方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视察的是今日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改变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视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改变是这样的。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摆布电动玩具,让幼儿对电池有初步的了解。
  2、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并乐意用短句进行表达。
  活动打算:
  每个幼儿一个电动玩具,内有电池;另备电池若干。
  活动流程:玩玩具——找电池——了解电池——延长
  重点提问:
  电池宝宝藏在什么地方? 电池宝宝长得怎么样 ?
  嬉戏
  一、 状况分析
  经过一个阶段的嬉戏,在“超市”嬉戏中幼儿已有了“收银员”、“理货员”的角色意识,并能和顾客进行简洁的对话。如:“欢迎光临”、“再见”及介绍实惠产品。这些表明D#锥的角色意识逐步加强,嬉戏中的主动性更加明显? “娃娃家”是
  小班
  幼儿最喜爱的嬉戏,幼儿的'生活阅历能在嬉戏中得到表现。现阶段常见幼儿自语“我去买菜”、“宝宝来洗澡”。但常出现“一窝蜂”现象,一个幼儿去买菜,一家子都跟着一起去;一个幼儿买饮料,一家子都去买;有时人人在烧菜,有时人人围者娃娃转…… 上周我和一幼儿都理了一个新发型,幼儿们围着我们

2025年有关科学教案汇编7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档百货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