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北行西出阳关.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北行(二)西出阳关
在飞机上经过甘肃与青海的交界,从未见过的地面景象让我只能用“震惊”两字来形容。俯视雄伟磅礴的昆仑山系与祁连山系,沟壑交替,错落起伏,连绵不断,满目深褐,就似裸露着膀臂的老农在阳光下展示健壮的肌肉,暴裂的青筋在诉说着世间的沧桑。如果有零星的绿色进入眼中,估计那里便是一些聚居地了。与此时烟雨朦胧,花红柳绿的华南相比,我实实在在地想起一句话——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之西的西宁啊,能给我怎么样的期待!
黄昏时分乘车出了曹家堡机场,最大的感觉便是太阳光照射异常强烈,大概是因为地处高原吧,沿途盛开的油菜花让人暂时忘记了疲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心中
即使象我这里的文弱书生来到这里,人都涨几份豪气,换通俗的话说,酒量也长了几般!
历史总体是一部男人戏,但不要忘记我们的半边天啊!
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的南湖乡境内,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它是汉武帝时设在河西走廊西端的重要关隘,在军事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西部边境之门户,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归国,就是从天山南麓西入阳关回到长安的。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西汉王朝为抗南昌匈奴,经营西域,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从此,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自西汉以来,各个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戌守征战;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过关;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据史料记载,西汉时,南湖置龙勒县,阳关为都尉治所。魏晋时在阳关置县,唐代设寿昌县。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宋以后,来自白龙堆的流沙逼着人们东撤,阳关被无情的沙漠掩埋了。而今,昔日的阳关城堞早已荡然无存,仅剩有墩墩山上被称为"阳关耳目"的一座烽墩。,底长宽8-,顶长宽8-,攀登烽顶,方圆数十里尽收眼底。墩台南侧是一片四、五公里见方的凹地,人称"古董滩",到处可见碎瓦残片,是当年历史的见证。古董滩流沙茫茫,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是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砖块,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铁砖磨制的。因为它曾是阳关城墙上的砖块,便称之为阳关砖,用它做的砚台便叫"阳关砚",其特点是冬不结冰,夏不缩水。如果你运气好,还可能会拣到金、银、玛瑙、五铢钱、陶器、箭头、铁刀片……当地人说:"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 古董滩上的古董为啥这样多呢?相传唐天子为了和西域于阗国保持友好和睦的关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于阗国王。皇帝下嫁公主,自然要送好多嫁妆。金银珠宝,钱币绸缎,应有尽有。送亲队带着嫁妆,长途跋涉来到了阳关。当时这里是绿树掩映的城镇、村庄、田园。因为出了阳关便是无际沙漠,路途艰难,送亲队伍便在此地歇息休整,做出关的准备。不料,晚上狂风大作,黄沙四起,天黑地暗。这风沙一直刮了七天七夜。待风停沙住之后,城镇、村庄、田园、送亲的队

西北行西出阳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