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夏季健康教育.docx


文档分类: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跟大家讨论夏季常见多发的疾病,第一次站在这么多面前讲话,心里还是有些小紧张,讲的不足之处呢,请大家多批评指正,但如果大家认为讲的某些东西是有用的,还希望大家用脑、用心、最终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下面就利用半小时到四十分钟的时间,为大家具体讲述一下夏季常见疾病的防治。
首先,先了解一下一年四季中,夏季划分的具体时间段
夏季指阴历4月、5月、6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间从小暑开始炎热、大暑是最湿热的时节。古人言,在炎热的夏天,要注意保护人体内的阳气。汪绮石在《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
立夏:2015年5月6日,立秋:2015年8月8日
2015年7月7日是小暑,2015年7月23日是大暑
中医认为,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肌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使汗液排出,从而达到调节体温的目的。但是由于夏季出汗较多,应更加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伤害了人体的阳气。“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
同样
由于夏季温度较高,入伏以后空气中的湿度增大,而空气中的含氧降低,会给心肺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工作和运动人体消耗较大,大家应提高防范措施,预防中暑及其它疾病的发生。夏季是中暑、肠炎痢疾、心血管疾病、湿疹皮炎等多种疾病易发期。
那么今天,就利用简短的时间,给大家具体介绍四大类夏季常见疾病:一中暑、二腹泻、三疰夏、四湿疹皮炎等疾病的防治。
一、中暑
中暑的概念
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较大及无风的环境条件下,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导致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而出现以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为主要症状的总称。又称高温综合征。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分为
热痉挛(heat cramp)、
热衰竭(heat exhaustion)
热(日)射病(heat stroke或sun stroke)。
上述三种情况可顺序发展、交叉重叠。
病因
致病的最主要原因:对高温环境适应能力不足
常见极易发生中暑的情况:
环境温度高(>32℃)、湿度大(>60%)
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
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
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能力
三、临床表现
(一)热痉挛
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肌肉痉挛,常在活动停止后发生
主要累及骨酪肌,持续约3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
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和过度通气有关。
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二)热衰竭
在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补充不足所致。
表现
疲乏无力、眩晕、恶心、呕吐、头痛。
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低血压、直立性晕厥。
呼吸增快、肌痉挛、多汗,体温可轻度升高。
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
根据病情轻重,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和肝功能异常。
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如不治疗可发展成为热射病。
(三)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
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是一种致命性急诊,表现为高热(大于40℃)和神志障碍。起病前往往有头痛、眩晕和乏力。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多发生于高温环境、湿度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时。
多为平素健康的年轻人,在劳动数小时后发病
约50%患者持续出汗,心率可达160一180次每分钟,脉压增大。
此种患者可发生骨骼肌溶解、急性肾、肝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病死率较高。

作高温环境下,多见于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老年人。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瘫或截瘫患者。
皮肤干热、发红,84—100%无汗.
直肠温度常在41℃以上,℃。
补充口表:~、
腋表:~、
肛表:~)
病初可有各种行为异常,继而谵妄、昏迷、瞳孔缩小,终末期散大。
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约5%病例发生急性肾衰竭,可有DI

夏季健康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