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红安一中实验系列九年级期中物理试题
命题人:程伟华
时间:90分钟分值:120分
(4分×12=48分)
,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C )
,风车转动
,时间越久越难擦净
,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C )
,倒入适量的水。待液面静止后,将质量相同的两物块浸没在两容器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外),结果发现有部分水从乙容器流入甲容器,则( A )
、乙容器中的物块的密度一样大
、乙容器中的物块的体积一样大
— 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图象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了物体的位置
,以及物体是否静止不动
( BC )
,这表示物体在过A点前1s位移是3m
,这表示物体在过A点前、后1s位移都是3m
,分别在力F1、F2作用下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力F1、F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D )
,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力F作用在物体C上后,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 )
、B、C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所受摩擦力为零
,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的大小关系为( C )
甲
乙
<p乙;m甲<m乙
<p乙;m甲>m乙
>p乙;m甲>m乙
>p乙;m甲=m乙
,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在前4s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BD )
,2s后开始向右运动
,后2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x1
x1
、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坐标原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11.“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
2010年红安一中验系列九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