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运营与管理
课程讲义
第一章机场系统的构成及其作用
一、航空运输系统的构成
飞机
机场
航路和航线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商务运行、机务维修、航材供应、油料供应、地面保障系统等。
二、机场的系统的构成
:在陆地上或水面上一块划定的区域(包括各种建筑物、装备和设备)其全部或部分意图供飞机着陆、起飞和地面活动之用。
2
保证飞机安全、及时起飞和降落;
安排旅客和货物准时、舒适地上下飞机;
提供方便和迅速的地面交通连接市区。
。
航站区空域:供进出机场的飞机起飞和降落。
地域:由飞行区、航站区和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三部分组成。
三、机场的经济作用
空港是交通联系的枢纽
对投资的吸引力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使房地产增值
3
机场系统的组成
4
四、世界机场面临的挑战
超过600人的大型客机对机场的要求;
技术变革才会增加机场的容量;
机场环境、容量的限制;
旅游市场的扩张,带来机场与航空公司的竞争;
航空运输的发展要求机场收费,机场也要创收;
使用新设备、程序,加快旅客、行李、货物的流动,减少延误;
使用新的监视设备,保证安全;
利用ACI资助,建立基金和援助计划。
5
第二章机场规划与管理
一、规划的过程和内容
第一阶段:确定机场的设施要求
现状调研
航空运输需求预测
需求-容量分析
确定所需的设施
环境影响的研究
第二阶段: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是从环境、地理、经济和工程观点出发,寻找一块其尺寸足够容纳各项机场设施而位置适中的场地。
6
选择场址最重要的是对各候选机场场址进行正确的评价。
可利用空域;
净空要求是否满足;
对周围环境和发展的影响;
场址的物理特性;
接近航空业务需求点;
现有出入机场地面交通系统;
现有公用设施的可利用程度;
土地价格。
第三阶段:机场总平面图
第四阶段:财务计划
7
二、航站区规划
旅客航站楼的旅客和行李流程
8
航站楼设施单元
航站楼前路边
航站楼大厅
安全检查
政府管制
候机室
过厅或走廊
行李设施系统
登机和下机
经营管理办公室
服务设施和特许经营
设计规划的目的
规划过程
航站设计概念评价
9
第三章机场管理模式及组织结构
一、机场所有权形式
Public(state)ownership with government control
Public ownership through an airport authority
Mixed public and private ownership
Private ownership
二、机场私有化趋势
西方学者对“私有化”(Privatization)的定义为:旨在明显减少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资本、管理和法律地位一直占主导作用的任何法律或者金融运作过程。
10
机场运营与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