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橡胶种类
(NR)
(SBR)
(NBR)
(EPR)
(Q)
橡胶知识培训资料(下)
化学性质:天然橡胶是不饱和橡胶,容易与硫化剂发生硫化反应,与氧、臭氧发生氧化、裂解反应,与卤素发生氯化、溴化反应,在催化剂和酸作用下发生环化反应等。
物理机械性能:常温下具有很好的弹性,伸长率最大可达1000%。在0~100℃范围内,回弹性可达50~85%以上。
热性能:受热后缓慢软化,130~140℃开始流动,200℃开始分解,270℃剧烈分解。在存放过程中增硬,低温存放时容易结晶,在-70℃左右时变成脆性物质。
耐介质性:介质指油类、液态的化学物质等。天然橡胶非极性,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油,不耐环己烷、汽油、苯等介质,不溶于极性的丙酮、乙醇等,不溶于水,耐10%的氢氟酸,30%的硫酸,50%的氢氧化钠等。不耐浓强酸和氧化性强的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
电性能:较好的绝缘材料,但硫化后,绝缘性下降。
加工性能:加工性能好,易于同填料及配合剂混合,而且可与多数合成橡胶并用。
其他性能:很好的耐屈挠疲劳性能,纯胶硫化胶屈挠20万次以上才出现裂口。耐磨性、耐寒性较好,具有良好的气密性、防水性、电绝缘性和绝热性。
天然橡胶的用途
、暖水袋、松紧带;
、输血管;
;
、耐酸和耐碱手套;
、氨水袋;
6. 天文气象上使用的气象气球;
目前,世界上天然橡胶制品已达10万种
以上。
丁二稀/苯乙稀的共聚合物,最早合成出的橡胶。弹性比NR稍差,耐磨和耐老化比NR好。
化学性质:与天然橡胶一样是不饱和碳链橡胶,但双键数目较少,活性较低,由于苯基侧基和乙烯侧基的存在,空间位阻大,柔韧性较差。
物理机械性能:较好的综合性能。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和制品使用性能均与天然橡胶相近。也是不饱和橡胶,可用硫磺硫化,因不饱和度比天然橡胶底,硫化速度较慢,加工安全性提高。硫化胶比NR有更好的耐磨性、耐老化、永久变形(高硬度时的压缩变形较差)、耐透气性,但弹性、耐寒性、耐撕裂性(尤其是耐热撕裂性)差,耐屈挠龟裂性差。SBR依其结合苯乙烯的多少,性质有所差异。
耐介质性:非极性橡胶,耐油性和耐非极性溶剂性差。但由于结构紧密,所以耐油性和耐非极性溶剂性、耐化学腐蚀性/耐水性均比天然橡胶好,因杂质少,电绝缘性也比天然橡胶稍好。
加工性能:因分子链柔韧性差,加工性能较差。表现在混炼时,对配合剂的湿润能力差,温升高,设备负荷大;压出操作较困难,半成品收缩率或膨胀率大。与NR、BR等通用橡胶的并用性能好。
耐温: 0°C─100°C。
不建议使用强酸、臭氧、油类、油酯和酯及大部分的碳氢化合物之中。
丁苯橡胶的用途
SBR 可代替天然橡胶使用,而且可与天然橡胶、顺丁橡胶并用。主要用于充气轮胎,其次用于胶鞋、胶管、胶带、胶布及模型制品。世界上生产的丁苯橡胶有 75% 用于轮胎。丁苯橡胶还可用于制造透明性软质件、医疗器械、食品容器、文化用品和汽车内装饰件等。
丙烯腈/丁二烯共聚合而成。
结构特点:不饱和橡胶,丙烯腈含量由18%-50%,丙烯腈含量愈高,极性越强,对石化油品碳氢燃料油之抵抗性愈好,但分子链柔韧性越差。低温性能也变差。
物理机械性能:由于NBR的极性,增大了分子间力,使耐磨性提高,比天然橡胶高30%~45%。透气率低,仅次于丁基橡胶。硫化胶的弹性、耐寒性、耐屈挠性、抗撕裂性差,变形生热大。
耐介质性:由于氰基极性较高,NBR对非极性和弱极性油类基本不溶胀,耐油性是通用橡胶中最好的,但能溶于苯、甲苯、酯类、氯仿等芳香烃和极性溶剂。对强氧化性酸的抵抗能力较差。
耐热性能:耐热性能优于天然橡、丁苯橡胶等通用橡胶,较其它橡胶有更宽的使用温度,能在 120℃下长期使用。耐寒性比一般通用橡胶都差,脆性温度-20~-10℃。
加工性能:加工性能差,表现为塑炼效果低,混炼操作较困难,塑混炼加工中生热高,压延、压出的收缩率和膨胀率大,硫化速度慢等。
丁腈橡胶的用途
1、广泛用于各种耐油制品。如油封、输油胶管、化
工容器衬里、垫圈等。可说是目前用途最广、
成本最低的橡胶密封件。
2、由于NBR的极性,属于半导体橡胶,可用于需
要导出静电,避免引起火灾的地方,如纺织皮
辊、皮圈、阻燃运输带等。
3、与其他橡胶或塑料并用改善各方面的性能,最广
泛与PVC并用,以进一步提高它的耐油、耐臭
氧老化性能。
由乙稀/丙烯为基础单体合成的共聚物。有二元乙丙和三元乙丙橡胶之分。前者为乙烯丙烯的共聚物,代号
橡胶知识培训资料(下)_精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