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受戒》的种种和谐之美
【摘要】:汪曾祺的小说《受戒》讲述了一段平淡自然、纯洁健康的爱情故事,有以清新、灵秀的笔调表现了一个理想的桃花源。而在小说中又有许多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地方,这些地方具有和谐之美的韵味。
【关键词】:汪曾祺;《受戒》;和谐之美
《受戒》是作家汪曾祺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的小说专号,轰动当时的文坛,给当时忧伤迷茫、哭诉的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灵动之气。小说表面上写的是明海和小英的爱情故事,但从汪曾祺在小说《受戒》的文末提示:本文是“写在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暗示了小说实际上所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桃花源式的生活。全篇读来有一种清新自然的美,美得让人舒爽,让人陶醉。而其中所描绘的生活还是主题、语言或是结构等等都体现了一种和谐动人之美,也体现了作者追求和谐的创作思想。正如作者自己所言“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注释】:
张志:《受戒》:和谐的美丽,《皖西学院学报》,2006年8月第22卷第4期,第121页。
一、主题的和谐之美
汪曾祺从开始创作就不满于当时的小说创作风格,他不主张追随潮流,沉浸在伤感和沉思当中,主张小说创作应该打破常规,进行创新,力主小说应该更“像诗、像散文、像戏剧”。因此,汪曾祺的小说较少的直接反映社会的冲突、矛盾,没有写一些大的题材方面的小说,更多的是写一些呼唤人性的真善美和特色民间文化题材的小说。
当时,“文革”刚刚结束,人们还沉浸在“文革”所带来的巨大悲痛和苦闷之中,面对现实充满着迷茫和沉思。文坛中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占主要地位,文学沉浸在忧伤、悲伤的氛围中,大部分作家进行着忧郁的文学创作工作,把自己心中积压的悲伤和所思考获得心得表达出来,影响着读者的心情。而汪曾祺《受戒》的发表这给沉浸在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作家和读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为当时的文坛和人们注入了一股别样的充满生机的清泉。
《受戒》中小和尚明海和村姑小英两人之间纯洁健康、平淡自然的爱情,以及所体现的平淡自然、充满欢乐的桃源式生活,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世俗民俗,都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而对于爱情的美好描写则是对于人性的呼唤和对人性的救赎,表现了人性的真善美。对于所体现的桃花源式的理想生活,则是一种美丽的追求和探索。这种美丽的追求和探索,充斥在文章中的各个短小的生活片段中,而在这些生活片段中则充满着当时文坛和人们心中所缺少的东西:欢乐。这正是汪曾祺与别的作家所不同之处。正如汪曾祺自己所写的一样:我想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真实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别人,是人们的心得到滋润,从而提高对生活的信念。……我有一个朴素的古典的想法:总的有益于世道人心。《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浙江大学出版社,第455页
二、情节结构的和谐之美
《受戒》没有集中的故事情节,不像传统的小说一样具有集中完整的故事情节,其叙述不受拘束,天马行空,随意而谈。这是汪曾祺打破小说常规,突破创新的表现。在文章中的情节是有几个片段插入组合而成,虽然在传统的小说中这样插入片段有可能造成跑题,但是在这篇文章中,这些插入成分却营造了和谐的氛围,成为文章的一大特点。小说一开始就不断出现插入成分,叙述当地的习俗、眀海出家的小庵里的生活方式、英子一家以及生活方式、明海与英子一家的关系等等。还有小说中讲解庵里的生活方式以及
叙述庵里
谈《受戒》的种种和谐之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