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知识点详解
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
核心问题:
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属性
教育应该干什么——教育的目的
教育能够干什么——教育的功能
教育实际干了什么——教育的效应
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
第一节: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概念p13(理解)
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
2:教育质的规定性:p12-13(识记)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与人的交流:知识、经验)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区别遗传,强调有意识;生产劳动;文字语言)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本质)
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
3教育的基本要素:p15(识记)
教育者(主体:教育活动的主体)
受教育者(对象;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方法、教育环境)
拓展:
1、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教育者?(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了解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及社会对个体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
2、分析部分父母不能成为教育者的原因;分析“教书匠”不能成为教育者的原因
3、分析“学生”和“受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区别
4、分析是不是所有的知识和经验都能作为教育影响?对教育影响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
4: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p15-17(理解)
中介(了解学生/熟悉教育影响)
桥梁
依据(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要素之间互相对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
5:教育的起源:p19(识记)
生产劳动
拓展:
(1)相关史料记载
A《尸子》: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
B《》: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
C《淮南子》:尧其导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
(伏羲:出身/八卦:卦台山、龙马洞、分心石)(神农:医药-水晶肚)
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
6教育的发展在各阶段的表现特征(识记)
远古教育的特点(原始社会):p19 (庠)
非独立性
贫乏性
无阶级性
古代教育的特点(农业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p20
教育具有独立的活动领域(古代学校/教师/学生)
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
教育具有阶段性\等级性\狭隘性(阶级社会)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进一步分离,古代文字产生
现代教育的特点(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教育与生产相分离,又与生产结合
三个阶段
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
第二节:教育应该干什么——教育目的
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p26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自《十六大报告》
[教育学]教育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