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教案——篮球传接球
学校:德阳市庐山路小学执教:曹桂彬上课年级:五年级
一、指导思想
课的构思与设计围绕新课标“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体现现代体育教学理念。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教师以篮球教学的新理念,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学习目标。
二、教材内容与分析:
五年级下册小篮球传接球,小篮球游戏。篮球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为目的,集灵敏、速度、力量为一体的运动,对发展学生身心,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身高发育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为提高全民素质打下基础;同时,篮球项目的集体性对学生适应现代生活有积极作用。篮球运动集跑、跳、传、投为一体,重视培养学生身体能力,有助于养成其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发展身体素质,促进现阶段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适合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传接球的准确性。
难点:传接球的手型和传接球路线的灵活运用。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将要进入青春期阶段,所以每个学生在性格、体形方面都有了隐约的变化。课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处理学生在课堂上偶发的事件。比如女生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肚子痛的现象,这时教师应考虑到女生例假的到来可能会引起这种现象,所以要及时处理。另外教师应做好请假的记录,以免部分学生无故请假。五年级开始男生显得活泼好动,特别是对球类活动比较感兴趣,其中以足球和篮球最为常见。女生身体发育较男生早,不喜欢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因此本课结合学生的实际,合理地设计了篮球的传接球基本技巧教授和
运动量适度的小篮球游戏,让男女生都能在课堂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同时又有相宜的运动负荷,锻炼了身体,学得了知识。
五、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和练习,培养学生对篮球传接球以及篮球运动的兴趣,能够运用基本的传接球方法。努力使95%以上的学生全力投入篮球传接球的项目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鉴赏能力及发展学生自学、自练、自控、自调、自评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体验成功感。
六、教学方法:
1. 采用“双热身”(即“身体热身”和“情绪热身”)极大程度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传接球教授、练习过程中教法采用了循序渐进,尝试、启发、点拨、设问,归纳,拓展等方法,引导学生开启思维,逐步进入状态,从小就给学生埋下篮球运动的种子。为了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整课我采用了激活带入、观摩联想和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创设情境,充分发展学生大脑和身体同步协调的能力,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组织教法、准备、放松部分都与篮球息息相关,努力加大篮球于学生之间的接触时间,练讲结合,和学生做朋友,努力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3. 练习方式采用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带动练习、对比练习,分组练习,集体练习和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去尝试、去想、去总结。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团体运动的意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最终要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篮球传接球上,爱上篮球运动,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七、教学拓展:
1、运用“双热身”(情绪热身和身体热身)的体育课教学经验,利用自编配乐篮球操和观摩录像把学生的课堂情绪调动
篮球传球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