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我不只是个演员
周星星同学最“有”厘头的一句话,是他在《喜剧之王》里说的:“我是一个演员。”相信很多明星在发迹之前,在还被人喊作“死跑龙套的”之时,都会说这句话来给自己长脸和打气。刘德华显然也有着同样惨烈的体验,在晋身天皇巨星后还念念不忘,由己及人,说:“我也是由新人一路走过来的,当中有过不少辛酸,我很明白,一个有志在电影业发展的新人,他们最需要的是机会。”
如果刘德华的话到此为止,那不过是一句忆苦思甜的平常话;实际上他后面还有话,充分说明他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演员——“既然我在不影响自己生活之下,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机会,为电影业制造更多优秀之星,何乐而不为?”这里的“他们”是指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的6名年轻导演。这些年轻导演最不缺的是才华和激情(这是垂垂老矣的香港电影界所最缺乏的),最缺乏的是资金和平台(这是香港电影老板所最不缺的,但是资金已不轻易用于投资电影,平台只是给有票房号召力的大腕搭建),本来可以给行将就木的香港电影注入新血,却总是没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只能在小角落里玩“过家家”——直到刘德华的出现。
一年前,刘德华创立的映艺娱乐有限公司开始启动“亚洲新星导演”计划,斥资300万美元,给华人地区一些苦无资金的年轻导演拍片。刘德华在外拼命赚钱,在自己公司就慷慨散财,对各导演的要求还出人意表地低:“为了给予新导演最大的发挥空间,我不会对影片的选材、演员等方面进行任何干涉,我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所有我们投资拍摄的影片都是剧情片,不能让观众太闷。”在实际操作中,各导演只要负责把电影拍好,其他的产业工作如宣传、发行一概由公司负责。有了这样好的创作空间,成绩也渐渐出来了,现在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其中的一部《疯狂的石头》。
刘德华为什么要投资电影?要赚钱吗?显然不是,要赚钱的话,还不如老老实实多接几部戏或多开几场演唱会。他的目的在于培育新人。他说:“电影业不景气,我知道很多幕后工作人员没工开,也有很多新导演,他们没有任何机会。既然我有能力,便来试一下为大家提供一个开工就业的机会,也给一些新导演一个发挥的机会,否则可能两年、三年后,这些导演便会消失,再有才华但因为无投资老板,无人找他们开戏,结果要转行。”因为这样,做亏本生意也在所不惜。不仅有心,而且出力,十分可贵。
曾有记者问金庸:“你会不会成立一个基金会,奖励那些武侠小说写得好的年轻人?”已是亿万富豪的金老先生回答:“不会,当年我辛辛苦苦写武侠小说的时候,又有谁给过我一分钱呢?”一个人身上有10
刘德华:我不只是个演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