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有效教学
崔允漷博士/教授/博导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兼所长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育学会课程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
******@vip.
© 2012 by Cuiyunhuo
你有兴趣与我探讨吗?
备课时,应多关注:
“讲什么”还是“学会了什么”
上课时,应多关注:
“有没有讲完”还是“有没有听明白”
“成人学习”?(需求导向、学习能力、经验)
“学习机会即能力”?(听中学、看中学、做中学、悟中学)
作业时,应多关注:
“解决问题”还是“提出问题”
“会不会解题”还是“检测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已经到哪里了)以及提供基于作业结果信息的支持
报告内容
如何理解有效教学?
如何备课(做好课程规划)?
如何上课(掌握教学专业行为技能)
如何上得更好(坚持持续的反思)
一、如何理解有效教学?
关于教学的专业理解
教学活动的逻辑必要条件
小结
(一)关于教学的专业理解
请你猜一下:如果问一个来自农村的阿婆“什么是教学?”,她的回答是什么。
教学即引起、维持、促进学习的所有行为。
教是为了学:先学后教,学主教从,以学定教
教学的基本型态有三种:
T告诉/呈示S(以T为主)
T与S对话(以话题为主)
T指导S学习(以S为主)
(二)教学活动的逻辑必要条件
教学
引起意向
明释内容
关注结果
调适形式
核心观点
教师在课堂上不一定是在教学,
可能是在演讲、演戏、自言自
语……或者只是在工作着。
二、如何备课(做好课程规划)
何为《课程纲要》?
如何编制《课程纲要》?
如何编制学案(教案)?
何确定与叙写目标?
课程
纲要
学案1
学案2
学案N
(一)何为《课程纲要》?
——以大纲的形式回答一门课程的四个基本问题(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为什么说《教学进度表》不是《课程纲要》?因为
只见进度,不见教学;
只见课文,不见课程;
只见教师,不见学生。
目标: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内容:基本的素材或活动是什么?
实施:我怎样带他们去?
评价:我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哪里?
《课程纲要》的意义
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某门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
有利于学生明确课程的概貌与相关政策
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与质量管理
作为一份课程合同
作为一份认知地图
作为一份课程计划
作为一种交流工具
《课程纲要》呈现格式
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类型;课时;日期。
课程元素:
课程目标:源于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研究;4-6点,每点1-3句;兼顾三维目标;指向关键结果的表现;叙写规范
课程内容:基于目标、学情、条件处理教材,有逻辑地选择与组织相关的知识或活动;课时安排合理等
课程实施:方法与目标匹配;围绕学生的学习表现;创造丰富的、促进的情景;提供多样化的支持等
课程评价:设计基于目标的作业;评价结果的解释与目标相匹配;相关评价政策清晰且可行等
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
有效教学大学老师用-崔允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