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的通货膨胀
【摘要】从2007年开始我国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迹象,我国的通货膨胀是一种结构性的通货膨胀,所以单纯地采取一些货币政策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通胀问题,必须要改革我国的分配结构。
【关键词】通货膨胀 CPI 抑制措施
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国外对人民币升幅期望过高,导致热钱大规模流入我国楼市。政府因楼价上升趋势过高,预计出台多项政策抑制楼价继续飙升。热钱转流向股市,随即政府预计出台政策抑制股市炒作,热钱再次转流向我国的物资期货市场。同时近两年来,国内热钱在楼市、股市中不能获得足够利润。便开始转向对农产品进行疯狂炒作,引起了多种农产品非正常涨价。与此同时,美国普通民众对房屋的超前消费,导致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引发银根紧缩,市场资金匮乏,导致居民无法消费。长而久之,供求不平衡。于是因次货危机而引发金融风暴。美国美联储因此启动印钞机印刷大量美钞。而2010年11月6日,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又将导致热钱大量流入中国。这时,中国境内纸币的发行量远远超过在正常的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通俗讲就是钱多商品少。这些热钱流入中国境内后,从而形成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致使货币贬值和物价飞速上升。供大于求
2007年以来,谈起物价上涨人人都有切身体会,除了受国家价格管制的电力、油品等之外,几乎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涨”声一片。被人们认可的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如CPI、PPI、RPI、GDP紧缩系数都出现了上涨。就拿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CPI数据来看,%%,其中9至12月份每月涨幅都在6%以上。进入2008年CPI涨幅更大:%,%,%,%。综合来看,%%,可谓涨势惊人。按照经济学的定义,10%的通胀率是温和通货膨胀的上线,也是社会可以忍受的通货膨胀的极限,我国现阶段的通胀率已经逐步逼近这个极限。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10%达到“飞奔”的状态,通胀的再分配效应就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微观经济主体会形成恐慌性的通胀预期,那么经济行为的混乱,经济的动荡将在所难免。
一、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inflation)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分类
不同的学派对通货膨胀的起因有不同的学说。现代经济学根据通货膨胀的起因一般将通货膨胀分为以下几种:
。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物价普遍上涨。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表现为由于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所导致的持续货币供应量超过社会商品可供量的增长,因而又称为过量需求通货膨胀。
。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一是物耗增多,二是工资的提高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国内某些部门,甚至某些大宗关键产品需求过多而供给不足,导致价格猛涨,并且只涨不跌
浅析我国的通货膨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