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普通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措施
建筑物的结构方面
1、建筑尽量采用南北向
2、户型组织穿堂风;
3、采用遮阳构造
墙体保温方面
一、外墙采用保温材料,外保温复合墙体已成为墙体保温方式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严寒地区采用,更能显示其优越性,应加以发展和推广
2. 外墙外保温方案的优点
适用范围广
外保温不仅适用于采暖民用建筑和空调建筑,也适用于采暖工业建筑。既可用于新建工程,也可用于既有建筑,外保温方式在低层、多层、中高层建筑中都可应用,故适用范围广。
对主体结构起保护作用
外保温方式是将保温材料放在主体结构的外部,这就减少了外界温度、湿度、紫外线带对墙体的影响,既可以减少主体结构的热应力,又对主体结构起保护作用,从而延长了主体结构的耐久性,故比内保温和夹心保温更科学。
基本消除“热桥”的影响
采用外保温在避免“热桥”方面比内保温和夹心保温都有利,如在内外墙交界处、外墙与楼板、外墙板、外墙角、构造柱、框架梁、框架柱、门窗洞口以及屋顶与外墙交界处所产生的“热桥”,经统计,低层房间“热桥”%;%;%,可见“热桥”影响还是较大的。上述“热桥”对内保温和夹心保温而言,几乎难于避免,而对外保温既可防止“热桥”部位产生的凝结水,又可消除“热桥”造成的额外损失。计算表明,在厚度为370mm砖墙内保温的条件下,周边“热桥”使墙体平均传热系数比主体部位传热系数增加10%左右,在厚度240mm砖墙内保温条件下,周边“热桥”能使墙体平均传热系数比主体部位传热系数增加51%~59%;而在厚度为240mm转墙外保温条件下,这种影响仅占2%~5%。
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
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冷凝现象,内保温须设置空气层,而采用外保温时,由于蒸汽渗透阻高的主体结构材料处于保温层的内侧,用稳定传湿理论进行冷凝分析,在墙体内部一般不会发生冷凝现象,故无需设置空气层,在饰面层质量保证的情况下,保温材料不会受潮而降低其保温效果。同时,由于采用外保温措施后,结构层的整个墙身温度提高了,降低了它的含湿量,因而进一步改善了墙体的保温性能。
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
采用外保温之后,墙体的热惰性也随之增大,由于结构层墙体的温度与室外空气温度相接近,当室外空气温度上升或下降以及室内受到不稳定热作用时,墙体能够吸收和释放能量,故有利于室温稳定。相比之下,内保温和夹心保温时墙体热惰性将会降低,故效果较差。
使墙体的气密性能得到提高
一般情况下,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砌块、轻骨料混凝土、木结构等,其气密性能较差,入彀采用外保温方式,则可大大提高墙体的气密性能,从而达到进一步节约能源的目的。
有利于改善室内热环境的质量
室内热环境质量受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表面温度的影响,如果提高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而适当降低室内空气温度,也能获得室内舒适的热环境。因此,在墙体外侧附加保温层之后,减少了墙体热损失,在正常供暖情况下,使室内空气温度和墙体内表面温度均有提高,这就有可能在不降低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减少热负荷。到了夏季,外保温材料能减少太阳辐射热的传递和室外气温的综合作用,使室内空气温度和墙体内表面温度得以降低。总之,外保温建筑能够
提高普通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