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二、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三)马克思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二)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马克思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P15-19 (其核心和精髓是:实事求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革命军队建设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六)党的建设理论
五、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六、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
七、邓小平理论(1997年十五大写入党章)的科学体系的内容: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补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八、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九、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写入党章),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一、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2007年10月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二章
一、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P49
(一)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丰富和发展。
。
。
二、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
(二)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
三、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
第三章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主要矛盾。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民族资产阶级。
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五、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毛概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