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职务犯罪侦查.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侦查


摘要: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对大的比例。“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关系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党和国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各地也纷纷出台措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活力。农村基层组织在建设农村和农业发展进程中得到加强,干群关系得到改善,但是仍存在较为严重的职务犯罪,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主体身份、犯罪特征、犯罪成因和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侦查的一般方法进行论述,以求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犯罪有针对性的进行打击预防。
关键词:农村;职务犯罪;特征;侦查方法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主要是指乡(镇)、村两级干部的职务犯罪。乡镇政府是国家政权的最基层组织,而村委会则是村民自治组织,其领导由村民选举产生。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主要涉及贪污、挪用、受贿,也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案件,以贪污、挪用案件居多,犯罪手段相对简单、直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农村经济获得空前发展,各种村办企业、土地转让开发等为农村基层干部
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控资源和以权谋私的机会。因此道德风险与日俱增,腐败现象存在严重趋势。与党政领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相比,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的程度和强度都要差一些,“村官”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但手中权力不容忽视。
据全国村干部廉洁自律建设专项督查调研组分赴河北、江苏、青海、湖南等8个省份进行的督查调研发现,2003年以来,湖南省立案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996件;2004年以来辽宁省共立案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975件(1:中国青年报2005年八月二日版)。从2001年指2006年5月底,浙江省各级人民检察院立案查处“村官”职务犯罪案件870余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占7成,平均每年都有上百名“村官”落马(今日早报06年6月22日版)。
据报道,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重庆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100件147人,涉及乡镇村社、国土所等多个基层部门。其中主要涉及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案件,其中贪污占一半以上。147人中7成以上为基层领导干部,他们来自乡镇村社、农村合作基金会等多个基层部门,犯罪形式多为班里储户存款不入账、挪用水土保持专用资金、倒卖仓库粮食等,如巫山县某镇镇长张某伙同他人贪污国家移民资金39万元。
根据以上叙述,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其中尤其以贪污腐败现象为甚,集中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涉农犯罪的现状和基本特征。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现状
从近几年检察机关查办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的司法实践来看,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现状呈现如下情况: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大多为农村基层组织的“一把手”。由于我国实行农村基层组织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村委会主任由村民选举产生,由其领导村民进行村民自治管理,实施宪法赋予的最基本政治权利,村务事况都由其一人拍板决定,权力集中,因此在土地补偿、乡村建设改造、等重大事项中,村委会主任往往能够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从项目款中渔利。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罪名主要是贪污贿赂罪。这是由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权力特点和范围所决定的,农村基层组织领导人员权力有限,基本上没有人事任免、工程招标、收取税款等行政性或者决策性权力,所以只能利用管理国家农业补偿款、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便利条件,欺骗、隐瞒村民补偿或者建设事宜,从中贪污。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案发环节多集中在土地征用拆迁、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等领域,且涉案金额逐渐上升。正如孟德斯鸠所说:“谁手里掌握权力,谁就可能犯罪”。农村基层组织领导人员大多掌控着国家农业补偿款
、土地征用费的管理和发放,再加之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尚存许多漏洞的存在,更给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贪污犯罪提供了可趁之机。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手段、方式不断增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犯罪手段也越来越狡猾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是采取扩大支出、开假票据开白条子等手段贪污公款;
2、是采取重复报销的手段贪污公款;
3、是将收取的承包土地款、卖地款不入帐,随意私分;
4、是慷国家、集体之慨,随意将巨额公款借给他人;
5、是利用手中权力向让其办事的人索要好处费。
二、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少量多次,持续时间长

职务犯罪侦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5-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