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二村里摘枇杷
想不起,有多久未与大自然接触了…….
四月的梅州,正值春末夏初,天气多变,时而骄阳普照,暑气逼人;时而阴雨绵绵,气温骤降。不过,这期间也是繁花争艳,野草芬芳,果实累累的季节。你看,刚过桐花节,枇杷又悄然上市了。于是,同事们相约着到丙村摘枇杷。
当车轮辗着散落满地的“五月雪”(桐子花),跑在通往梅县丙村镇银二村的村道上,望着窗外满眼满眼的绿,心情格外舒畅!
车子延着蜿蜒的盘山道往上爬,在道路两旁的山坡上,层层苍翠的群山之中,映入视线的是一幅如诗般的美景,成片成片的枇杷树上,掩映着一束束或金黄的、或嫩黄的枇杷挂满了枝头,宋代诗人戴敏有诗云“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满树金”,说的恰是此景。明代沈周诗云:“谁铸黄金三百丸,弹胎微湿露渍渍。从今抵鹊何消玉,更有锡浆沁齿寒。”我们忍不住地把口水咽了又咽,真想伸出手去摘几个先尝尝。
转了N多个弯(其中一个差不多是360度的超级弯),左转右拐,车子终于在一村民房前停了下来。一下车,只见房前屋后,田边地头,种的都是枇杷树,树上也都挂着一串串的枇杷果。在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山村里,空气相当的清新,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啊!我们不由得做了几个深呼吸……
房子的主人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屋子里的茶桌上已摆放着好几盘又大又鲜的枇杷果,很是诱人!同事们手都没洗,就急不可待地你一个我一个拿了就吃,恨不得皮都不用剥了。咬一口,汁水横溢,香味便溢满了嘴,软软甜甜,一边吃一边赞:“哇!真甜!真甜!!”在屋子的一边,堆放着一小箱一小箱已经装好了的枇杷。原来,房子的主人已帮忙摘好了。但是,我们还是想自己到树上摘,亲手摘的吃起来的感觉那就更爽了!
在主人的房前,伸手就可摘到枇杷果子,只是吃起来感觉怎么没有刚才吃的那么甜?经主人解释,原来房前的枇杷树不够向阳,要向阳的果子才更好吃。向阳的果树接受阳光多,照射充足,光合作用充分,果实糖分积淀好,所以口感甜美。于是,在主人的带领下,我们有的拿着一头带有钩的竹竿,有的提着蓝子,有的挎着一个箩子,到枇杷园里亲自体验摘枇杷的快乐!那架式,真有点“日本鬼子进村”的味道!
山坡有点陡,还好,同事们都有经验,穿的都是运动鞋,但也还是小心翼翼。我是农村土生土长的,这样的山坡以前走多了,便不觉得难行。坡上还有小时候经常去摘了吃的“蔢子”(学名不知道叫什么),我摘了几个尝尝,呵呵,跟小时候的味道一样哩!
到了枇杷树下,大家就兴奋地摘了起来,够不着的就用竹竿钩住树枝,压下来后再摘,再够不着的干脆爬上树去摘,边摘边吃。摘一个吃了觉着甜的就继续摘,继续吃;摘一个吃着觉着不够甜的,就换一棵树,摘了吃,吃了摘。有些同事把没有成熟的也摘了下来。主人说,判断枇杷好不好吃是有方法的:一看地形。向阳的枇杷,日照多,所以甜。二看形状。枇杷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一般来说,椭圆形的比较甜,好吃。三看成熟程度。成熟的果子自然比未完全成熟的果子好吃,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怎么知道果子成不成熟呢?那就看果子的颜色,青的肯定是不成熟的,黄偏红的自然是成熟了的。如果看到皮上起了一点点的沙粒样的,那是熟透了的,特好吃。树上有的枇杷果子却成了黑色了,又是怎么一回事?主人说,那是因为雨水多,成熟后来不及收起来,就在树上发霉腐烂了。哦,原来是这样!还以为是虫子咬了以后才变这样的。主人又说,枇杷一般都不用除虫的,只是有时候小鸟会来作
银二村里摘枇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