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骨气
吴晗
吴晗: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主要著作有《朱元璋传》《明史简述》《皇权与神权》《史事与人物》《读书札记》《灯下集》《春天集》《投枪集》《海瑞骂皇帝》《海瑞的故事》《论海瑞》等,并主编过历史、地理小丛书百余种,为普及历史知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文化大革命前后,康生、张春桥、姚文元等肆意对他进行攻击和迫害,1969年10月11日含冤而逝,中反昭雪。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六十年代初期。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让广大人民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学习我们伟大先人的榜样,从他们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中,汲取克服暂时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斗志昂扬地建设我们的祖国。作者饱含爱国主义热情,带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正义感,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谈论:“骨气”的好文章。
词语解释
气概: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态度、举动或气
势(专指正直、豪迈的)。
施舍:把财物送给穷人或出家人。
隐蔽:隐藏躲避。
疾呼:猛烈地呼喊。
痛斥:痛切(狠狠)地斥责。
拍案而起:形容十分愤怒。
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横眉怒对:怒视的样子,多用来形容强横或强硬
的神情。
读准字音
骨气(gŭ) 厚禄(lù) 折磨(zhé)
投降(xiáng) 拘囚(jū)
号召(zhào) 嗟来(jiē) 施舍(shĕ)
吆喝(yāo he) 暂时(zàn)
疾呼(jí) 痛斥(chì) 宁可(nìng)
被俘(fú) 荒淫(yín)
第一部分(1—3):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第二部分(4—9):论证论点—通过三个典型事例。
第三部分(10):总结归纳,重申论点。
提出论点
论证论点
总结归纳
作业
1、抄写练习五的字词(要求注拼音)并解释这些词语。
2、完成下表。
论点
论据
论证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吴晗原名吴春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