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医文化
刘海清讲授
人类生活中,常常遭受疾病的痛苦,健康的人一旦生病,就会寻求医治。中国远古时期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和药的关系最早见于《淮南子·修务训》:“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当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此医方兴焉”。
现代考古认定,距今五千至一万年前,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期,即传说中的神农时代,距今五六千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向青铜时代过渡的时期,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神农、黄帝既是氏族领袖,又是氏族和部落的称号,分别代表着两个时代。神农氏族,姜姓,又称炎帝,《大戴礼记·五帝德篇》又称赤帝,原是西戎族的一支,以牛为图腾。最早居住在大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青海、陕西等省,炎帝族先于黄帝族自西北进入华北、中原等地区,后来又逐渐向南方转移至湖湘。
神农著《本草》四卷,也是传说,汉代出现了一本称为《黄帝内经》的医书,记载的中国医学历史早于文字的历史。正因为医学早于文字,所以文字中就保存了古代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文化信息。
病
《说文》:“病,疾加也。”《玉篇》:“病,疾甚也。”从疒丙声。疾或是外伤,病则是内病。内病难治,易重。《汉书张良传》:“忠言逆耳得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毒药后改为良药,可知病须服药,则以内病为主。
癡
《说文》:“癡,不慧也。字俗作痴。”从疒从疑。疑也作声符,其实也兼义符。疑字甲骨文从大从目从杖从彳,表示一人在路上拄杖张望,为迷路状。《说文》:“疑,惑也。”
梦
甲骨文字形象人在床上做梦双手舞动状。小篆字形,则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
二、治疗方法
療----
《广雅·释诂》:“疗,治也。”说文有疗字,释为“或从尞”。又有从疒从乐的字,音劳,与疗音近或同,义相同。释义为“治也”。《周礼·天官·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疒樂)字下从樂,音樂之樂,故罗振玉释为“丝附木上,琴瑟之象”。但是商代尚未发现弦乐器,只发现有打击乐如钟磬之类。乐字字形如草木上长有串果,疑是草藥之藥的本字。
汉字与中医文化PPT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