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塑料工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之一。自从1990年实现以纯粹化学合成方法生产塑料算起,塑料工业已有90年的历史。1927年聚氯酰胺,聚甲醛,ABS,聚碳酸酯,聚苯醚与氟塑料等工程塑料发展迅速,其速度超过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与聚苯乙烯等四种通用塑料,使塑件在工业产品与生活用品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以塑料代替金属的实例,比比皆是。塑料有着一系列金属所不及的优点,诸如:重量轻,电气绝缘性好,易于造型,生产效率高与成本低廉等;但也有许多自身的缺欠,诸如:抗老化性,耐热性,抗静电性,耐燃性及比机械强度低于金属。但随着高分子合成技术,材料改性技术及成型工艺的进步,愈来愈多的具有优异性能的塑料高分子材料不断涌现,从而促使塑料工业飞跃发展。
本设计的仪表盖注射模,介绍了整个注射模的设计过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增加了专业经验,是大学生活中一笔很大的财富。
在设计中,得到张文玉副教授的细心指导,及时更正所遇到的问题,也得到了同学与朋友的帮助,设计即将结束,但在设计中将出现点点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毕竟实践经验有限,如读者发现问题希望及时提出以便更正,共同进步。设计说明书中详细分析了设计中的一些必要计算,并附图分析,所有数据经过核算,该查表的数据在《机械设计手册》、《塑料模设计手册》等丛书中查得。
学生:
2007年5月10日
1 塑件分析
塑件结构分析
本次设计任务是塑料制品——仪表外壳,壁厚平均为2mm,其形状及其基本尺寸如图1-1所示。塑件有着,外观质量要求一般,表面粗糙度要求很低,因而要求成型情况良好。
塑料:ABS 生产纲领:大批量
图1-1 产品图
塑件材料分析
本次设计的制件根据实际使用考虑,其材料要求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及抗拉、抗压性能要求制件表面光泽度好,化学性能稳定。ABS尺寸稳定、吸水率小,具有优良的弹性及耐冲击强度,着色性好。化学性能稳定。有较好的电气绝缘性能。
ABS成型收缩率小,无明显熔点,通常160℃以上可成型,250℃树脂开始变色,270℃以上开始分解(其中丁二烯橡胶成分最容易分解,导致制件抗冲击强度降低)。ABS的熔体流动性与注射温度和注射压力都有关系,其中注射压力稍比注射温度敏感,成型过程中可从注射压力如手,以降低其熔体粘度,提高充模性能。模具温度,注射速度对ABS的电镀性能,外观光泽度有较大的影响,在成型过程中,低注射速度为宜,对外观要求较高的制品模具温度取较高。ABS内应力检验以制品浸入煤油中2分钟不出现裂纹为准或根据浸入冰醋酸溶液中是否发生开裂及其开裂的时间长短进行判断。
一物理、力学、热性能性能
抗压强度
密度
抗拉强度
布氏硬度
抗弯强度
冲击韧度
熔点℃
(缺口)
无缺口
75MPa
g/cm3
65 MPa
112 MPa
16kJ/m2
202kJ/m2
无明显熔点
二成型条件
注射机类型
湿度
计算收缩率
预热温度
预热时间h
螺杆转速r/min
螺杆式
%
-%
80-85℃
2-3
30
料筒温度℃
喷嘴温度℃
模具温度℃
后段150-170
中段165-180
前段180-200
170-180
50-80
注射压力
成型时间
后期处理
60-100MPa
注射时间
高压时间
冷却时间
总周期
方法
温度℃
时间h
20-90s
0-5s
20-120s
50-220s
红外线灯、鼓风烘箱
70
2-4
表1-2 ABS各项性能参数
2 拟定模具结构形式
根据模具理论和现场工作的的经验,我们知道精度要求高的小型塑件和中大型塑件优先采用一模一腔的结构,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小型塑件(没有配合精度要求),形状简单,又是大批量生产时,若采用多型腔模具可提供独特的优越条件,使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机构的设计、镶件及型芯的设计以及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又与分型面及浇注口的位置选择有关,所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比较完善的设计。
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在本设计中,由于塑件属于小型塑件,而且精度要求不是非常高,生产批量较大,因此本设计采用了一模四腔的结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考虑到模具成型零件和出模方式的设计,模具的型腔排列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2-1排样图
结构形式的确定
本设计的塑件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尺寸精度要求一般。因此我设计的模具的思路是采用多型腔单分型面
毕业设计(论文)-仪表盖塑料模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