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综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崭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这段话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正确的是( )
,扩大种植面积
,发展红松、落叶松为主的速生丰产林
,提高农作物单产和品质
,今后要封山育林,严禁采伐
,正确的是( )
,是因为粮食产量过剩
、北部以及三江平原的西部
,特别是未垦黑土地的开发,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发展红松为主的速生丰产林
读可持续发展图解,完成3~4题。
可持续发展
E
F
G
E1
E2
E3
F1
F1
F1
G1
G1
G1
4. E、F、G的内容分别是
、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5. 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控制人口规模、、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 、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
阅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22~23题。
材料一:2009年10月17日,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召开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总统纳希德及内阁成员在水下了签署一份“SOS”文件。
水下内阁会议
材料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水下会议”,从会议形式到会议内容,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主题是
,促进世界和平 ,发展旅游业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此次会议上,中国政府提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前提与基石”。中国政府的观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①共同性②持续性③公平性④阶段性
A.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下图为循环经济模式图。分析回答7~8题
,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
①东北大豆和小麦间作
②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识的产品
③我国农耕区谷物种植和家畜饲养
④城市垃圾用于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⑤北京留民营村的生产模式
⑥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⑦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⑧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A.①③④⑤⑧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⑦ D.②⑤⑥⑦⑧
,说法正确的是( )
2009年12月7日,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本次气候变化大会旨在制定出《京都议定书》2012年第一减排承诺期到期后的新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安排,历史意义重大。据此回答9~10题。
“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脚步,改善气候环境,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责任与义务不同,这体现了( )
人类发展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开始发布的衡量联合的指标。:预期寿命,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教育程度,用成人识字率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共同衡量;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GDP来衡量。回答9-10题。
( )
,发现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为社会发展提供预警
“三大差别”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面积,人口,资源等)
高二地理必修三综合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