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电源事业部
品管人员SPC基础知识培训
制作:孙林义
日期:2007-8-28
质量部培训教材
SPC培训目录
SPC起源(一)
SPC是奠基于1910年代费雪爵士(Sir Ronald Fisher)所发展出來的理论
1924年修华特博士(>Shewhart)在贝尔实验室研究产品品质特性之次数发现了管制图
1931年修华特博士出了一本<<制造品質的经济管制>>1932年英国邀请修华特博士到英國主讲管制图,而提高了英国将统计的方法应用到制造业的气氛.
1939年戴明博士()與修华特博士到英国合作出了本<<品质观点的统计方法>>.
SPC的起源(二)
1940年前后英美两国將管制图的方法引进制造业,并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效果显著被各业界认同.
二战中戴明发展出SQC(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统计品质管制,,分析來自武器制程的数据以改善武器品质.
1948年日本JUSE(日本科技联盟)邀请戴明到日本演讲,1950年戴明到日本做八日品质管理演讲会,从此之后,日本就利用SQC的技朮与观念來提升其产品的品质与生產力,同時降低生产成本,在国际市场展露头角.
80年代美国汽车工业界將SQC的理论与观念应用到制造程序中,进而发展出SPC-统计制程管制的理论与实务.
SPC定义
●统计+制程+管制(Statistical+Process +Control) 利用统计方法来管制制程的技术。
经由制程去收集资料,而加以统计分析,并从分析中得以发觉制程的常,经由问题分析以发掘异常的原因,并针对异常原因立即採取改善措施,使制程恢复正常。(维持)
透过制程能力调查与标准化,不断提升制程能力。(改善)
SPC要点
SPC即以制程现狀的特征值与原制程能力值进行比较,以判断制程出現异常
SPC是预防为主的行动,其目的是为了有效的使用资源,釆取改进行动
SPC是一套“预防性技术”,它不只是进行检验还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维护,以提供制程能力評估及制程发展预測的依据.
SPC应用
柏拉图
管制图
抽样计划
田口式试验计划法(DOE)
柏拉图定义
将一定期间所收集的不良数、缺点或故障的发生数等数据,依项目别、原因别(查检表上的项目,特性要因图上的重要项目)加以分类,而按其出现大小顺序排列的图形。
柏拉图的由来
柏拉图又叫重点分析图,系意大利经济学家Pareto在统计国民所得时发现全国80%的收入归于20%之人口所有,乃提出柏拉图法则。
柏拉图(一)
柏拉图(二)
柏拉图的作法
步骤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其分类有:
结果的分类----不良项目别、场所别、工程别。
原因的分类----材料别、机械别、设备别、作业者别。
步骤2:决定期间,收集数据
步骤3:按分类项目别、统计数据,作统计表
步骤4:在图表用纸上记入纵轴及横轴,纵轴上加上分度,横轴记入项目
步骤5:按数据的大小,将数据画成柱形图
步骤6:数据的累计以折线记入
右端画上纵轴,在折线的终点定为100%
把0~100%间分为10等份,把%的分度记上
步骤7:记入数据收集的期间,记录者目的及总检查数、总不良数及平均不良率
SPC基础知识PPT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