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元素
第一课时
主备人:彭良毅
1、元素的概念
2、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3、用元素、分子、原子的观点从宏观
和微观探讨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教学目标
说出二氧化碳分子和一氧化碳分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氧原子(质子数是8)
一类原子
氧元素
碳原子(质子数是6)
一类原子
碳元素
阅读教材58页1、2、3段并思考:
1、什么是元素?
2、元素有多少种?分几类?
3、物质有多少种?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00余种
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2000多万种
5、为什么百余种元素却能组成2000多万种物质?
4、元素和物质有什么关系?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如同音乐,只有7个音符,可是,音乐大师们却用它
谱写了无数优美动听的旋律。
如同儿时玩的积木,区区可数的木块,构成了多种造型。
就是这100多种元素在科学家的
“指挥”下还在不断的合成着新物质。
二氧化锰
MnO2
锰酸钾K2MnO4
高锰酸钾
KMnO4
锰元素
锰Mn
氯化锰MnCl2
下列粒子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
讨论
质子数
中子数
6
6
6
7
8
8
8
10
碳元素
氧元素
想想看
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锰元素
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核内质子数不同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
华文行楷钢笔字帖(7000个常用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