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方法_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及防治方法
化疗药物作为细胞毒的药物,选择性不高,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增生活跃的骨髓、胃肠道粘膜、生殖细胞、毛发和肝、肾等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种类
内容
治疗因素
抗肿瘤药物(种类、剂量、应用方式)
用药方案(包括药物组成、用药顺序等)
患者因素
以往治疗情况(用药总量、治疗次数、合并放疗等)
与末次治疗的间隔时间
全身状况、年龄
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因素
分类方式
类别
内容
按时间
急性
用药后1~2周内的毒副作用
亚急性
用药后2周至3个月的毒副作用
慢性
超过3个月的毒副作用
按转归
可逆性
在停药一段时间后毒性消失,机体可恢复正常
不可逆性
毒性发生后持续存在,机体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按后果
致死性
重要脏器功能进行性受损可能导致死亡
非致死性
停药或经对症治疗后能够恢复的各种毒性反应
按系统
血液毒性
白细胞或/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
消化道毒性
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泻、便秘
心脏毒性
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功能异常
肺毒性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
肝、肾毒性
肝、肾功能不同程度损害
神经毒性
末梢和中枢神经毒性
粘膜损害
口腔粘膜炎或溃疡、食管炎、出血性膀胱炎
过敏症状
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荨麻疹、心动过速
化疗不良反应的分类
主要表现为血管外渗漏和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渗漏后可局部应用相关解毒剂缓解疼痛,避免溃疡形成,促进损伤的恢复。 化学性静脉炎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主要依靠预防。
处理原则
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处理步骤
立即停止注射,制动并保留针头
尽量回抽残留药物
注射糖皮质激素,并拔出针头
在渗出药物局部多点注射止痛药物,相应解毒剂,避免按压
根据所用化疗药物进行冷敷或热敷,并抬高患肢
出现溃疡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白细胞或(和)粒细胞减少
贫血
血小板减少及出血
血液学
0度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血红蛋白(g/L)
>110
95~109
80~94
65~79
<65
白细胞(×109/L)
>
3~
~
~
<
粒细胞(×109/L)
>
~
~
~
<
血小板(×109/L)
>100
75~99
50~74
25~49
<25
出血
无
瘀点
轻度出血
严重失血
出血致衰弱
WHO分级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