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消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评价
■倪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由可持续消费、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资源能源节约、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四个子系统构成,并将一级指标据其属性分解成具体的11个二级指标,并用可测量的69个三级指标加以描述,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和具有内在联系的层次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我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在生态消费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在生态消费的一些方面仍有待加强或改善。针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总体恶化的压力还在加大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全面协调生态消费各子系统的均衡发展。关键词:生态消费;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6995(2014)05-0068-05
0 引言
发展生态消费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要求, 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客观评价其发展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将紧密结合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构建相对完善的生态消费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法进行综合评价,揭示我国生态消费的运行规律、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有效推动我国生态消费的发展提供舆论导向与决策依据,也期望能为促进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中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生态消费是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消费水平适度,消费结构合理,消费方式健康、绿色和低碳的消费,它既要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能以危害同代他人和下一代的消费权利为代价,是与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消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消
费。依据生态消费的内涵和特征,其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层次指标体系,既能使我可以应用统一的计量尺度计算出来,又能引导人们消费与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均衡协调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我国国情,在借鉴国内外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可持续消费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确定我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由可持续消费、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资源能源节约、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四个子系统构成,即综合指标下包含四个一级指标。生态消费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是集目标、状态和过程于一体的动态发展指标,四个一级指标则体现了生态消费的不同类型与不同内容。然后将一级指标据其属性分解成具体的二级指标,并用可测量的三级指标加以描述,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和具有内在联系的层次指标体系。为了较好地测度我国生态消费模式的发展状态,二级指标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生态消费的特征值;三级指
收稿日期:2014-02-14;修回日期:2014-03-12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六批特别资助项目(2013T6075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4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KS04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2M511294)
▲作者简介:倪琳(1971-),女,湖北省黄冈市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后,2008年赴
中国生态消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