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县域经济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徐文渊*徐文渊男,甘肃定西人,系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
余晨*余晨男,江西南昌人,系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
[摘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体制的日益完善,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步伐,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红河县作为我落后、增长缓慢。本文作者从调查实际情况出发,剖析了红河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红河县;社会发展;特色经济;政策措施;
一、红河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红河县位于云南南部,红河州西部,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南缘,哀牢山脉盘踞全境。地势中部高,南北两翼低。境内大小河流20余条,均属红河水系。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降水量1340毫米。县内主要有哈尼、彝、汉、傣、瑶等少数民族。%,是我国哈尼族主要聚居县之一。其中哈尼族人口208177人,%,%。县城迤萨镇是滇南著名的侨乡。县内主要产品有香蕉、蔗糖、棕片等,其中棕榈种植规模名列全国县级前茅,享有“棕榈之乡”的美誉。境内石膏资源丰富。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274873人。其中农业人口258615人;非农业人口16258人。‰。截止2006年全县公路1300多公里(包括省管公路)。①此数据来自云南省红河县人民政府网:/xqgk/,且经过当地县政府证实。
2006年,红河县全县国民生产总值(GDP)为75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5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2元,。其相关经济指标与全国和全省相比,(见下表):
表一:红河县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和全省对比表①本表数据中,红河县的数据来自/xqgk/
/ynstjjwz/4684590236418703360/20070409/,
国家数据来自/tjgb/ndtjgb/qgndtjgb/
对
比
对
象
对
比
项
目
全国
云南省
红河县
经济增长速度
%
%
%
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
%
%
50%
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
%
%
%
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
%
%
%
第一产业增长比例
%
%
%
第二产业增长比例
%
%
%
第三产业增长比例
%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3587元
1235元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二、红河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红河县的经济发展与全相比,已经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影响着当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着红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甚至直接影响到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通过笔者调查和走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发现红河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精神文明建设落后。良好的精神文明风貌对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对经济发展起着间接而又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笔者走访调查的情况,红河县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分落后的。例如:当地人们认为“禁毒防艾”的宣传工作只是一种表面工作,对其生活没有实际意义。究其原因就是当地经济发展滞后,造成人们教育水平低,所以认为诸如此类的事情只是一种无用的空头宣传,但这却恰恰是造成当地经济发展不良的潜在因素之一。
(二)基础建设滞后。根据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红河县的基础建设相当落后,例如:截止
2006年全县通公路里程(含省管公路)仅有1356公里;学生宿舍简陋,食堂条件差等。笔者认为,红河县落后的基础建设已经导致红河县在经济发展方面信息不对称,例如通信设施,交通设施,水利设施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外地投资资金不足,而本地资本却又无力承担当地企业的成长。即使有小企业能够生产一定的产品,由于条件限制,也只能供内部消化,使其不能形成规模。例如甘蔗是当地的农作物之一,而当地糖厂所生产的糖价格比其他地区高出几乎一倍,可见当地的企业发展没有持续性和竞争力。%,远远低于全
滇西红牛矽卡岩型铜矿床石榴子石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