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窗1 计算器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3-28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一些基本功能,这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计算器的内容。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计算器有所接触,所以教学中应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系统地认识计算器;结合具体计算,教学合理的操作方法,为大数目的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教学规律提供帮助。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
、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口算竞技场
3 × 5 25×4 625÷25
50-18 2×26+20 426×13
190+71 125-25×4 1438+2576
:你能迅速口算出结果吗?第二组稍动脑筋就可以算出来,第三组呢?能不能迅速口算出来?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不能迅速口算怎么办?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学生回答:笔算、用计算器等。)
:在进行较复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借助计算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计算器”,并请计算器帮我们解决数学问题。
二、联系生活,掌握新知
谈话:你用过计算器吗?在哪里?你在生活的哪些地方见过别人使用计算器? (学生自由答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计算器,作为消费者可以用,作为经销者也可以用。)
,可以分成几部分?指名回答(对照实物)(显示器、键盘)
、关机?动手试一试。
3. 你知道计算器各种键有什么作用吗?把你知道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学生汇报、交流,及时补充)
,你想不想使用计算器计算一下刚才的题目?
(出示课件: 426×13 625÷25 1438+2576)
以小组为单位,两人计算,另外两人试着用不同的方法验证。
?你们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
演示(只详讲第1题及验算的方法)(投影展示过程)
? (快、准确、方便等)
三、计算练习,熟悉方法
(教科书第99页“试一试”第1题)
765+469 3028-2965 426×83 41600÷128
1438+2576 625÷25 380×426 457-269
(每两组做一行,一人读题,其他人迅速计算、检验。)
2. 两步计算的你会吗?试一试。(教科书第99页“试一试”第2题)
380+192+43 816÷68×27 (学生独立完成)
谈话:以上题目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谈话:计算器还有很多用处,也有很多计算技巧,不单纯进行简单的+、-、×、÷计算,你想不想试一试?
探索:(课件出示)
380+192+192+192 816-43-43
:
谈话:计算器的用处很大,计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