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ppt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安全用电常识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人体因接触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局部受伤或死亡的现象称触电。根据伤害程度的不同,触电可分为电伤和电击两种。
第七节 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电伤是指人体外部受伤,如电弧灼伤、与带电体接触后的皮肤红肿以及在大电流下熔化而飞溅出的金属(包括熔丝)末对皮肤的烧伤等。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而使内部器官受伤的现象,人体常因电击而死亡,它是最危险的触电事故。
触电对人的伤害程度,与流过人体的电流的频率、大小、途径,时间及触电者本人的情况有关。研究证明,频率为 40 ~ 60 Hz 的电流最危险。通过人体超过 50 mA 的工频电流,且通电时间超过 1 s 时,就会使人有生命危险;而且当电流通过心脏和大脑时,人最容易死亡,人体通电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在人体所处于的一般环境下,当接触 36 V 以下电压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一般不超过 50 mA,故把 36 V 称为安全电压。但若在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工作,安全电压等级还要降低,通常为 24 V 或 12 V,可见安全电压是和人体所处于的环境有关。
触电伤人的主要因素是电流,但电流的大小又取决于作用到人体上的电压和人体的电阻。通常人体电阻为几百至几万欧不等(与皮肤干燥程度,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
第七节 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二)人体触电的形式

人体的一部分接触带电体时,另一部分与大地或中性线相接,电流从带电体流经人体到大地形成回路,这种触电称为单相触电。如右图所示。
第七节 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由于导线对地有电容存在,线路电容电流可以经人体构成通路,造成触电,如下图所示。
第七节 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第七节 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如果人体的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两相电源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称两相触电。这时人体所承受的电压是 380 V,将比单相触电时的 220 V 电压要高,危害更大。
两相触电如右图所示。
(三)接地和接零
在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外壳是不带电的,倘若绝缘损坏或带电的导体碰壳,则出现外壳带电的故障,这种故障称为漏电。设备漏电时,若有人触及该设备的金属外壳,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为了防止触电,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其方法是将供电系统及电气设备接地极直接埋在大地中,接地电阻应小于 4 。常见的保护措施有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如下图所示。
第七节 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第七节 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如下右图所示,将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变压器三相绕组的中性点接地,以降低触电电压,由线电压降为线电压。在该系统中,各相对地的电压都接近相电压,降低了电气设备和输电线对地绝缘水平,从而降低了设备成本。

保护接地是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接地线与接地体(埋入地下的金属导体)可靠地联接。如果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设备外壳已通过导线与大地有良好的接触。
当人体触及漏电的外壳时,人体相当于接地电阻的一条并联支路。由于人体的电阻远远大于接地电阻,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避免了触电事故,如右图所示。
第七节 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保护接零简称接零,是指电源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源中性线(零线)可靠连接,如下图所示。
如果电气设备漏电致使其金属外壳带电时,设备外壳将与中性线之间形成良好的电流通路。这时,若有人接触设备金属外壳,由于人体电阻远大于设备外壳与零线之间的接触电阻通过人体电流必然很小,也排除了触电危险。
第七节 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单相用电器使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时,电器的外壳应用导线与插头上最粗插脚相连,绝对不允许把电器外壳直接与用电器的中性线相连,否则可能引起触电事故,下图所示为单相用电器外壳接中性的正确接法与错误接法的对比。
第七节 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92 KB
  • 时间201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