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作业指示书
一、主标题:设计前期——平面构成
二、副标题:面构成练习
三、教学目的:
1. 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学面单元重新组合为新的平面图形。
2. 了解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等)中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之间存在的结构关系,并认识到这种结构关系是构成设计的基础。
3. 训练按照形式美的原则进行平面单元的组合设计,在对组合图形的调整及筛选过程中培养对平面图形的鉴赏能力。
4. 从抽象的平面形态入手,培养对形的敏感性、归纳性和创造性,为建筑设计中的平面设计、空间设计做准备。
四、作业要求:
内容一:
将 6cm x 6cm 的正方形分割成五块或六块,然后以不同的平面构成形式,重新将它们组合成五个画面,这五个画面要体现形式美的原则;分割时要注意块与块之间的比例及结构关系,分割的基本形避免过于复杂,在简洁中求变化;组合时不允许出现基本形镜像、重叠的现象;注意多种变化的可能性,学会多方案分析比较的方法;分析构成中网格的运用,以及网格与基本形的位置关系。
内容二:
选取具体的建筑、规划或景观设计作品,对其构成形式进行提炼和分析;具体的作品应与“内容一”的平面构成形式一一对应,形状不要求与分割方案相似,共有五组(应注意只在二维空间里进行分析);重点:体会和表达构成方法在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注意避免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五、作业成果:
图幅:A1 绘图纸,具体的排版格式见附页,具体的排版细节可自行设计,应以简洁清晰为宜;工具:针管笔墨线尺规作图,可部分徒手绘制;名称:平面构成
图纸内容包括:
A、6cm x 6cm 的正方形分割示意图;
B、由分割的单元块组合成的五个画面,每个画面边框为 12cmX12cm,并注明相应的构成形式:重复、变异、近似、对称、放射、渐变、对比、旋转、图底关系、密集;
C、对组合的新图形进行网格分析,并对网格和基本形的位置关系进行分析。
D、1)选取的建筑原形,表达重点不限,平面或立面都可;原形绘制深度:门、窗、墙、柱等主要建筑结构部分表达要求清楚完整,细部如家具、绿化等不需要表达;应注明建筑名称;
2) 选取的规划或景观设计作品,应根据需要将主要的设计元素绘制清晰、完整,并注明作品名称。
E、由原形抽象出的构成分析图,应注明其主要的构成形式,可配以适当的文字分析;可增加网格线、对称轴等辅助线进行分析。
图纸正面需注明图纸名称,并根据要求适当排版;大标题字体不限,此外所有文字均以仿宋字书写;反面按标准标签栏书写。
基础作业的要求:第一周的基础作业包括:仿宋字、点的构成练习、线的构成练习,第二周的基础作业包括:仿宋字、面的构成练习、综合构成练习(均为 A4)。其中,点、线、面及综合构成练习要求每张 A4 做 4 组设计(即将 A4 划分为 4个方格,在方格内进行徒手绘制)。
六、进度要求:
周次
星期
日期
时间
地点
负责人
内容
1
三
12/14
2:30-5:50
多媒体大教室
罗翔凌
建筑实测总评
开题/构成系列之平面构成
专题/平面构成
专题/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四
12/15
7:00-10:20
绘图室
各组辅导
小组辅导(布置草图及基础作业)
初步草图
平面构成教学作业指示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