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式IC卡校园一卡通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了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中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校园网络的普及,促进了学校的现代化管理。而IC卡作为身份鉴别和电子钱包在计算机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IC卡将取代各种票证、单据、卡片。包括现金、支票、存折、、工作证、借书证、会员证、信用卡、优惠卡、医疗证、等等。如此众多的个人卡片,必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这就需要一种多用安全卡,能够尽可能多地将上述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一卡多用。
可以讲,电子卡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已越来越广泛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有卡走遍天下,无卡寸步难行的世界。
1、系统目标
整个系统建设的目标是:
(1) 全校所有师生员工每人持一张校园卡(感应式IC卡),这张校园卡取代以前各种证件(包括学生证、借书证、医疗证、选课证、内部存折、出入证等)和各种票券(如饭菜、上机、活动票等);
(2) 师生员工在学校各处出入、办事、活动和消费均只凭这张校园卡便可进行,实现“一卡走遍校园”,给学校管理及个人生活带来极大方便;
(3) 为配合使用校园卡,而带动学校各单位、各部门的电脑化管理,通过学校的校园网,逐步将各处的电脑连成一个信息互通的数据网,实现全校各类数据的统一性和规范性,避免以前同一数据在各处的大量重复录入,提高各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非联网型的部门可以通过电话线用Modem传输数据,达到数据共享。
(4) 全校各类数据通过网络汇总,由电脑处理、分析,为学校各类决策提供依据;
(5) 校园卡系统还将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将多种信息(如学生几年的课程教材信息、学习成绩、学分信息、个人健康信息、个人消费信息、学校各类活动信息等)提供给学生凭卡片查询,使学生能随时了解自己的情况和周围的各种信息,积极主动地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6) 校园卡系统将使学校的财务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2、卡片说明
(1) 卡片型号选择
由于校园卡的特性,校园卡选择带密码的加密存储卡片,并且要选择存储容量大的加密存贮卡(我们推荐Mifare1感应式IC卡,有1K字节容量,可分为16个分区,每个分区
(2) 卡片印刷
为了使卡片能同时起到证件的作用,一方面可在卡里记录个人资料,另一方面可使在卡片表面也能进行个人识别,这可以通过在卡上印刷个人彩色照片来实现。为了保证卡片印刷发行的及时性,学校可购买一套彩色证照印刷系统,专门给卡片印刷彩色照片和卡片编号。卡片正面可在卡片生产厂一次性大量印刷好,因此要求所有的卡片正面图案是统一的(例如:可印刷上校门彩照,并注上“校园卡字样”)。卡片反面则在发卡时由学校自己的彩色证照印刷系统印刷,不仅印上学生的彩色照片,还可印上学生姓名、性别、班级、卡号编号等,方便对卡片进行辨识。
(3) 卡片密码
为了防止出现卡片被伪造和外单位卡片到本校混用的情况,所有卡片设有一个统一的学校密码。该密码由校园卡系统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人员掌握,绝对不允许泄漏。同时每张卡片还有一个由持有者自己设定的个人密码。卡片在使用时,各种IC卡读写设备先判别卡片的学校密码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卡片进行报警。在需要检验个人密码的场合(如选课、银行转帐等),再将持卡人输入的密码与卡上存储的个人密码进行比较。
(4) 卡片编号
每一张卡片内存有唯一的卡号,此卡号与学生的学籍号或教师的工作证号、银行的帐号、医疗证号、借书证号等一一对应。
(5) 卡片结构
Mifare-1卡片中分为互相独立的确16个扇区,每一分区中又分为密码区(18byte) 和数据区(36byte),以下为卡片分区情况说明。
3、系统总体结构及一卡通构想(银行接口的转帐系统待以后扩充)
(1)校园卡系统结构图
(2)校园卡的用途
·记录个人信息—学生证、工作证信息、总学分、身体情况、协会会员证信息、个人借书信息等
·身份识别、出入登记—学校大门、医院、选课、进入场馆等
·转帐、消费—购物、营业场所、就餐等
·查询信息—教材信息、课程信息、学习成绩、学分、病历、学校发布的各种信息等
(3)系统构造及数据流向
注释:根据感应式IC卡系统及各子系统不同应用情况选择不同的硬件设备,采用分布式数据管理,各子系统独立核算,重要信息通过网络中心服务器实现数据共享。各子系统可通过校园网与管理中心相连,也可通过Modem来传输数据。
(4)系统结构
整个校园一卡通系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用户信息管理和金融支付。各子级服务器将本地的数据上传给网络中心,网络中心的一卡通服务器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汇总,写入数据库中,此数据库供各工作站共享。各用户可在任意一个消费工作站对自己的卡片进行充值、挂失、解挂,并查询
感应式ic卡校园一卡通系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