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拔罐疗法治感冒.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拔罐疗法治感冒
方1
用中等型号的玻璃罐,在大椎、肺俞穴处拔罐。风寒感冒直接在上述二穴拔罐;风热感冒可用三棱针在大椎穴处点刺数针,然后再行拔罐,每日一次。
方2
取穴:后颈项中段至骶尾部脊柱正中线,后颈项中段两侧至两侧肩外,一胸椎至骶尾部脊柱两侧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治法:以走罐法,或涂姜汁、云香精、驱风油、风油精走罐法,分段刺激至局部潮红并有少数丹痧为度。若患者肌肉消瘦,对刺激的疼痛反应甚重者,或是小孩,可采用上述途径行疏排罐法,或涂上述药液后再用疏排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起罐后在大椎、肺俞、大杼穴区各内罐五至六次,或行挑痧法。每日一次,症状明显缓解后改隔日一次。如发热恶寒,咽痛甚者,于曲池、鱼际穴上采用刺罐法,或于双耳尖穴位上放血数滴:如鼻塞甚者,加合谷穴行出针罐法或温姜汁罐法,再于鼻骨下方的鼻通穴上涂风油精或驱风油;如喉痒干咳者,配天突穴艾条温和灸十分钟左右;如头痛甚者,于太阳、额中两穴上采用涂云香精等药罐法或出针罐法、贴伤湿止痛膏罐法;若年老、体弱、病情迁延不愈、食欲不振、流涕不止、出虚汗者,取神阙、足三里(交替)两穴行艾灸罐法或艾条温和灸约十五分钟;如恶心呕吐者,于内关、中脘采用出针罐法或温姜汁罐法。涂风油精罐法:如腹痛腹泻者,在腹部疼痛点及其相对应的脊柱两侧、足三里(交替),或以神阙为中心,于其上、下、左、右各隔二横指处采用针罐法或敷姜、涂风油精、贴伤湿止痛膏等罐法。
方3
取穴:大椎、身柱、风门、肺俞、或加中府。
治法一:采用单纯罐法或涂姜汁、云香精等药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日一次。
治法二:于大惟、肺俞两穴上施行针罐法(排罐法除外)或灸罐法、敷姜(蒜)罐法,其余穴位采用单纯罐法或涂药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日一次。如有其他伴随症状或其一症状严重者,参照"方一治法"加穴施治。
方4
取穴:第六至七胸椎间(即上背部中央),伴有呕吐、咳嗽甚者,加膻中或中脘。治法:取小罐或中罐施行单纯罐法或涂姜汁罐法,留罐约二分钟,每日一次(本法适用于婴幼儿患者)。
方5
取穴: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阙。
治法:采用单纯罐法(七岁以下者只拔神阙、肺俞两穴),留罐五至十分钟,起罐后将药饼(制备法:白芥子、细辛、甘遂、吴萸、苍术、青木香、川芎、雄黄、丁香、肉桂、皂角各等份,冰片零点二份,共研细末,装瓶密封,使同时用鲜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一厘米的圆饼)贴到穴位上,胶布固定六至二十小时,以不起泡为度,隔日一次,治愈为止。如果反复患感冒,气管炎的,每七至十天治疗一次,连续五次,可以提高抗病能力,达到预防发病的目的。若合并盗汗者,于神阙穴拔罐后撒上适量的朱砂末,然后再贴药;消化不良,哮喘者,点刺四缝,足三里贴药;大便不正常者,贴药于天枢、上巨虚两穴位上;贫血者贴药于膏肓,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上;缺钙点刺四缝,并贴药于大杼、悬钟两穴位上;流涕、鼻塞贴药于新识穴上;扁桃体肿大,咽喉型气管炎,贴药于

拔罐疗法治感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buaiwo1318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8-06-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