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话剧论文.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曹禺代表作变化
09建筑装饰班孟博涵 090730106
如果说《雷雨》主要体现了作者的对中国封建家庭的认识,《日出》主要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现代都市社会的认识,那么《原野》则主要体现了作者对人的精神承受力的理性探讨。
从《雷雨》到《日出》"是一个简单而经典的题目。从《日出》诞生开始,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半个多世纪之来,人们对其变化的原因和得失,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几乎是无休无止的讨论和研究。从《雷雨》到《日出》的变化,是曹禺在《雷雨》取得成功后,试图超越自己的一次大胆尝试。他曾在《日出·跋》中说:"写完《雷雨》,渐渐生出一种对《雷雨》的厌倦。我很讨厌它的结构,我觉出有些'太像戏'了。技巧上,我用的过分。仿佛我只顾贪婪地使用着那简陋的'招数',不想胃里有点装不下,过后我每读一遍《雷雨》便有点要作呕的感觉。我很想平铺直叙地写点东西,想敲碎了我从前拾得那一点点浅薄的技巧,老老实实重新学一点较为深刻的。"这时候,作家首先想到的是俄国戏剧大师契诃夫和他的《三姐妹》:"我阖上眼,眼前展开那一幅秋天的忧郁,玛夏、哀林娜、阿尔加那三个有大眼睛的姐妹悲哀地倚在一起,眼里浮起湿润的忧愁,静静地听着窗外远远奏着欢乐的进行曲,那充满了欢欣的生命的愉快的军乐渐远渐微,也消失在空虚里。……然而在这出伟大的戏里没有一点张牙舞爪的穿插,走进走出,是活的人,有灵魂的人,不见一段惊心动魄的场面,结构很平淡,剧情人物也没有什么起伏生展,却那样抓牢了我的魂魄。……我想再拜一个伟大的老师,低首下气地做个低劣的学徒"。因此,作品的变化虽然是多方面的,却是一气呵成的。
从《雷雨》到《日出》到最后的《原野》,曹禺再每部剧本都力求一种突破,《雷雨》
作为曹禺的处女作,广泛地吸收了西方戏剧的优点,明显受到易卜生戏剧“社会悲剧”、莎士比亚戏剧“性格悲剧”和古希腊戏剧“命运悲剧”等西方戏剧观念和创作方法的影响,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日出》便舍弃了更多的'太像戏'的部分,在艺术创作上,采用了横断面的描写,力求表现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在《原野》的创作中,更是结合本民族的欣赏习惯,开辟了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戏剧
让我们从各个剧中女主角的变化来探求曹禺的创作变化
《雷雨》——涟漪
她有着“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强烈个性。她有着“无自由,毋宁死”的鲜明追求,她是众多人物中真正的像人一样活着的人,是《雷雨》中最耀眼的闪电。
在小说中,繁漪是一个害人者,但她更是一个受害者,害人者的残酷和受害者的可悲在她身上得到了统一。扭曲性格的产生必然是和扭曲的家庭及扭曲的社会相关的。这就使得这个形象具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悲剧性。
《日出》——翠喜
陈白露受到过新思潮的洗礼,有着自己活泼、纯真的“竹均”时代,渴望有一个意中人和幸福的家庭,她独自到社会上闯荡,原以为凭借自己的年轻美貌和聪明才能,能在身会上闯出一条路来,但却不幸落入黑暗社会的陷阱,论为一名交际花,过着寄生的生活。按理,她如果自甘堕落,一直麻木下去,凭她的美貌,她的聪明,即使是潘月亭破产了,也许会有李月亭及金八爷之类的有钱、有权的人来赖以委身,直到灯枯油尽。可她偏偏是清醒的,每当奢华过后,夜深人静时她就感到一片空虚,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她爱生活,又厌恶生活”。
《原野》——金子
金子追求真爱,追求自由,也可以说是不顾一切。为了

话剧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