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语用差异.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语用差异、
摘要: 语言的使用受其所属文化各种因素的制约,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常会       导致语用差异。论述、分析、比较了英汉交际言语关于数字、颜色、日常生活用语、禁忌用语及民族性格在语用上的表现,并简要评述了语用差异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交际;跨文化;英汉;语用差异
一、总述
    俄罗斯有句谚语:“在一个人的尿布上就留下了这个民族的痕迹。”意思是说,一个人从呱呱落地之时起便依附于该民族的物质、精神生存空间,并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渐习得该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从内在的思维到外在的行为都烙有该民族的印记。这里,“尿布上的痕迹”用一个术语来还原,便是“文化”。由于研究角度和认识水平的不同,人们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据《大英百科全书》统计,文化的解释有160多种。早在1871年,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就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可以获得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1]。20世纪30年代,:“文化是一种思考和行动的范型,它贯穿于某一民族的活动之中,并使这一民族与其它民族区别开来。”[2] 语言总是处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它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习惯,这些文化内涵渗透在语言之中。作为民族的语言和民族的文化,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相关性和整体性,即语言和文化是互相“粘合”的。言语交际也绝不仅仅是语言的结构问题,它还受到文化规则的制约。跨文化交际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人类享有某些共同的文化信息;跨文化交际之所以产生某些偏误,是因为交际双方不能共享另一些有差异的文化信息。平时人们所说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大都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的信息传递差异。因而,那些隐含在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文化信息差异若不加以沟通,那么人们想要进行顺畅的交际是不可能的。当今世界,随着不同民族、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的跨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如何客观地认识并处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消除彼此之间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言语交流障碍,已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而“对语言中文化因素的了解越多,语言的交际能力越强。”[3] 基于此,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汉英交际言语中的语用差异做一比较,并粗略分析差异所在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语用差异的具体表现
    语用差异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数字
    由于各地语言有一定区别,对数字的选择也就因地而异。不仅中英文化对数字的选择有差异,就是我国国内各地也有差异。北方方言区的人看重“6”,尤其是两个6并列,有“六六大顺”之义。天津《今晚报》一天的广告版面原是40万元,但经过竞争,1993年6月6日的广告版费用升到100万元。而粤方言区的更看重“8”,广州的电话号码要有一个“8”,往往要花几百元;而在香港,“8”号车牌在1988年2月竞投,成交价是500万元,创车牌竞投成交的最高纪录。在多数方言中,“4”是不吉利的数字,跟“死”谐音。但在上海话中,“4”跟“水”谐音,而中国历来有“水为财”的说法。祖籍上海、家族经营航运业的赵世曾在1978年以14万7千元的价钱投得香港的“4”号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语用差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77562398
  • 文件大小52 KB
  • 时间201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