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的研究方法:课堂笔记
主讲:刘良华
时间:2010年3月2日
记录:汪菲
1. 作为一门课程,教育研究方法的目标有两个。第一,确定我们可以研究的课题/问题/主题。第二,知道用什么方法去研究自己的问题。
2.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
第一,理论研究(含哲学研究和科学研究)。
第二,实践研究,可称为应然研究,理想研究,对策研究。
哲学研究可称为思辨研究、辩证研究、逻辑研究、演绎研究。
科学研究也就是实证研究(包含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实证研究主要包括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两大类,具体的研究方法有两个,一是实验研究,二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又可分为现状调查(或田野调查)和历史调查,一般将历史的调查研究直接称为历史研究。
3. 如果说理论研究(含哲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是“实然研究”,那么,实践研究是应然研究。
理论研究不做应然判断,只做实然判断、或然判断。理论研究尤其是科学研究的语法格式为:……是……或……可能是……。
实践研究往往采用大量的“情态动词”,并以情态动词的形式确立研究的标题,比如让、应该、能、可以、必须,或者不该、不能、不可以,不必,等等。
学术的追求是“理论研究”而不是实践研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最典型的学术研究,也因此,学位论文中不能出现情态动词,也最好避免类似“关于…对策”。
4. 如果写作的对象是中小学或幼儿教师,那么,可以采用实践研究的方式,可以使用情态动词,可以提出对策或理想,比如“幼儿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幼儿教育中的......策略/方法”。但是,如果是学位论文(学术研究),就不能写这样的文章。
5. 科学研究报告的三个结构:第一,问题与假设;第二,过程与方法,第三,结果与讨论。
6. 可以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有什么不同?你所想像的质的研究是什么?质的研究有哪些特征?讨论的前提是: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都是实证研究。
7. 教育学研究从阅读文、史、哲的经典名著出发,对于教育学原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文、史、哲的排序可以调整为:哲、史、文。哲学最重要。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排序可以恢复为:文、史、哲,文学最重要。
8. 哲学的方法是直觉,哲学的别名是直觉哲学。最重要的智力是直觉,也可称之为悟性、慧根。
9. 读书要选择“好版本”。好版本的标准作者、译者和出版社。比较可靠的出版社包括:中华书局;商务引书馆;三联书店;译文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每个人都要建立自己的主题或结构、偏见、关键词,用自己的主题或结构、偏见、关键词去整理他人的意见和知识。如果没有自己的主题、结构、偏见、关键词,那么,读书越多,越混乱,越没主见,越笨蛋,杂乱无章。如果有了自己的主题、结构或偏见、关键词,那么,读书越多,越
质的研究第一次课堂笔记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