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笔与繁笔》电子教案
教学目标
,运用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的基本观点。
,学会辨证地看问题。
。
教学终点
,明确作者主张。
。
教学难点
分析第1段和第5段文章的思路。
教具准备
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自读指导]
一、导语
论述文章的繁简已是一个老话题,但又是同学们在作文中很难处理好的问题。应繁却简,则内容贫乏,枯燥无味;应简却繁,则内容又繁冗,累赘难堪。如何才能做到繁简各尽其妙呢?相信同学们在《简笔与繁笔》中会找到答案的。
二、通读全文,尽量用原文词语归纳全文要点
(1)对于写作,以前的文章家的观点是_________
(2)作者对写作的看法是___________
(3)文章繁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
(4)当今创作存在着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5)解决现今创作上存在的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6)作者的主张是______________
明确:(1)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病忌(2)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章的多寡论(3)句有可削,字不得减(4)有一种长的趋向,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5)提炼生活,洗练语言(6)简练为文。
,理清总体思路,可用图表显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一、提出问题前人主张:提倡简练,反对繁冗拖沓
起点补充观点:简繁要一分为二
举例子:《水浒传》《社戏》
二、分析问题简练的标准和途径
现今创作上的问题:简淡、繁冗
三、结论终点提出主张,提倡简练
三、讨论分析局部思路
,讨论分析第1段的思路。
明确:第1段共10个句子。可分为两层。第一层①~③句,提出观点;第二层④~⑩句论证观点。两层之间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第一层3个句子,思路是从“从来的文章家“在繁简问题上的主张出发的,接着提出自己的见解,一分为二有所肯定,又指出偏颇。
第二层7个句子又分为两层。④~⑦是第一层,讲道理,④句论简,⑤~⑦句说繁,二者并列,以繁为重点。⑧~⑩是第二层,摆事实,总结大师的创作经验,简笔与繁笔,都可得宜尽妙。
总之,第一段的意思是说文章有繁简,以简练为佳、繁冗为病。文字也有繁有简,简笔繁笔都可以运用得当、不违简练要求;也都有可能处置失当,犯下病忌。
。
(1)学生集体朗读本段文字。
(2)思考:文章第5段强调的是什么?从整体思路上看,它与前4段有何关系?
明确:第5段强调的是:繁简适当的标准和途径。从全文思路上看,它是前4段内容的延伸深入。
(3)思考:繁简适当的标准和途径是什么?
明确:标准是“无可剔,不得减”。途径是提炼,即对生活的提炼,对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提炼。
四、整理总结课文思路
本文思路的起点是(1) ,并进行阐述;接着举(2) 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引用古人论述,提出(3)和(4) ;认识明确后,指出(5)和(6),最后针对性地提出(7的主张。思路终点落在解决问题的写作意图上。
:(
高中语文:《简笔与繁笔》电子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