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分析
宗燕
定义
血气分析是对血液中的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医学上常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的检验手段。
什么病人需要做血气分析
肺炎、哮喘
机械通气的病人上机前、撤机前以及在维持机械通气期间需要隔地测量血气来监控治疗效果
昏迷或意识丧失的病人
头颈外伤病人受到的伤害可能影响呼吸
较长时间麻醉的病人术中或术后的一段时间
因心脏或血液引起的快速呼吸的病人
Co中毒
有呼吸困难的新生儿
慢阻肺、肺气肿
换气过度
其他肺部疾病,影响氧气交换的(肺结核、肿瘤)
为什么要进行血气检测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让我们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呼吸衰竭或代谢紊乱
它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判断其程度的指标,也是唯一可靠判断和衡量人体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
确定全身各部分的能量和氧的分布情况
可向医生及时提供病人信息
常用动脉穿刺部位
桡动脉(首选):易固定,便于操作。病人易接受。
体位:穿刺时,病人取坐位、半坐位、平卧位,取血上肢外展放松,应将腕部伸直,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
方法:采血者用中指和食指(已消毒)沿着动脉走向,固定桡动脉,并感受它的搏动,把针头朝向动脉的流向,和动脉平行,针头的三角斜面朝上,以大约30-45度角度刺入皮肤。
注意事项:快速穿刺易引起血管收缩,不能立即见回血。需稍等片刻,不可急于退针头,按压5-10分钟。观察穿刺点是否淤青、红肿。
股动脉:全身最大的浅动脉。易穿刺。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确定股动脉搏动。
体位:平卧,采血侧大腿外展或旋外位。
方法:空针保持90度角,穿刺针垂直刺入动脉,皮肤进针部位应在脉搏搏动最强处,缓慢进针直到看见鲜血进入针芯。
肱动脉:侧肢循环少,接近骨膜,静脉和神经,但按压困难。
体位:穿刺时外展上肢,掌心向上。
位置:在肘窝部肱动脉位于肱二头肌肌腱内侧可触及搏动(测血压听诊处)肘部皮肤褶皱稍上方选择搏动最强处为穿刺点。
方法:食指,中指固定在动脉二侧30-40角度进针。
动脉血气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