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帅之道
中国有句古话:“小智者治事,上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治人,管理人,要求的指挥要更为高超,这叫“上智者”,比“上智”还要再高一个层次的叫“睿智者”,这个层次的人可能是制定治国大纲、思想体系、法律制度的人才,这是人的三个层次。
刘邦曾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啊?”韩信说:“陛下大概带几万兵吧。”刘邦就追问韩信:“那么你能带多少?”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后来韩信被刘邦抓住了,他说:“陛下您跟我不一样,我不过是善将兵,你是善将将。”
帅者:将将之人也。
为帅之道有六个层面:
一是修身历练之道,
二是理性智谋之道,
三为识人用人之道,
四是刚柔并济之道,
五“造钟”规制之道,
六是进退全身之道:
钱钟书先在《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里面有一个说法:世道不好了,坏到连魔鬼都失业的程度了,大家琢磨这话,很有意思。魔鬼的职业是干什么的?是专门干坏事的,他为什么失业了?因为坏事被人干了,所以他就失业了。庄子说:“终身役役而不知其所归。”终身被功名所束缚而不知道人生的真正本意应该归结到何处。高人重道,常人重术,没有哪一代中国人像我们这一代人这样把追求财富的手段发展到无以复加,然而注重钻营之“术”,而不修身养性,我们的企业就会被“物欲”所控制。庄子说“物物而不为物所物”,要控制功名利禄,不要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把自己的本性都失去了,把良心都弄丢了。作为另外思想家荀子,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君子虽然追求功名,但是不被功名所束缚。日本有个人叫涩泽荣一,参加过明治维新,后来觉得自己不适合从政,改为经商,一生当中创办了一百五十多家银行和企业,是日本劝业银行的创办人之一。他一生以论语作为自己的经商之道,而且还到处宣讲,被日本人视为“经营之神”、“经营之父”。他到了八十多岁退休时和朋友办了一个书院,继续宣讲论语的伦理道德,也写了很多书。其中有一本书被翻译成中文,叫做《论语加算盘》,论语讲的是一种道德修养,算盘代表追求经济利益,他把两者结合起来。按照我们传统的说法,这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涩泽荣一觉得这两者一定要结合起来。香港大学的校训就叫做
“格物明德”。“格物”含义是人生当中要从各种道德实践生活实践中不断接触事物,不断地探讨道理,积累知识,这叫“格物致知”。儒家非常强调生活的细节。孔子云“慎独”,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敢乱来,但这不算真功夫,真正的功夫体现在独处的时候,你还能坚持良好的道德品行,那才是真功夫。
美国富兰克林的《修身规则》,其中讲到,一个人要有宁静的心情,我们经常常说庸人自扰,为了一点小事老是放不下是做不了大事的,我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有一件事特别让我看得很清楚,我曾经协助一个企业与别人谈判,款项大概是七十来万,谈判的气氛很紧张,很不愉快,谈得很晚就在酒店看房间和老总住在一起,这个老总很有度量,他很快就睡着了,但我却很久没睡着,钱不是我的我都睡不着,若是我的那还得了,所以我当时的心态不够大度。
“君子先求诸己,后求诸人。”一个君子、领导、为帅之材,要先不断地充实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要求别人也不断地充实提高,领导之道在于领导的身正不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君子的道德就像风一样,小人道德就像草一样,风怎么吹草就怎么动,领导要影响下属,而不是一味严厉规范下属。我前天去
“为帅之道”由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