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音乐教育审美性与实践性的融合.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音乐教育审美性与实践性的融合
1、审美性。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程内容与音乐表现形式都具有极强的审美特质,都具有审美性的特征。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非常重视美育教育工作,也非常重视通过音乐进行审美教育。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中,就提出了“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即使在现代社会这种教育理念依然具有强大的社会实用性。音乐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审美特质,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感悟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现在音乐教育要重视音乐课程的审美特性,能够充分挖掘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能够以美育人,不断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2、实践性。音乐是一种实践性的艺术,这种艺术来源于实践生活,也必须要能够应用于实践生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音乐教育的实践性非常强。实践性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特性。音乐的语义是不确定的,音乐内容的具体形态也是不确定的,无论是进行音乐创造还是进行音乐学习,都必须要经过实际聆听的过程,经过演奏,演唱等实践活动,才能保障能够创造出优秀的音乐作品,才能保障队音乐作品有真正的理解和认识。音乐创造和音乐学习过程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另外,音乐不是简单的理论,必须要有音响,有节奏,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能真正的演奏音乐,聆听欣赏音乐。音乐中有音响,音响效果如何,也需要实际聆听才能判断。音乐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能把握其中的情感和体验,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对音乐作品的有效聆听,对音乐作品的有效创编、演奏和演唱。
目前,音乐教育存在着效果不理想的情况。造成音乐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只重视音乐教育的审美性而忽视音乐教育的实践性,是造成音乐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种问题,必须要能够把音乐教育审美性和实践性在教育过程中实现融合。一直以来,音乐教育只重视审美教育,不重视实践教育,也就是说,不重视实现审美性和实践性的融合。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的机会,缺乏音乐实践的机会。这种教育,导致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传统的音乐教育中,一直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教师在课堂上围绕音乐教育的审美性,积极地传播中音乐作品的审美方面的知识和技巧,音乐教育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这样,音乐的审美品质,学生其实并不能有效把握,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教育目的也不能有效实现,音乐教育的效果一直不理想。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在音乐教育中,必须要重视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和实践性,能够实现二者的融合,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创造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才能使学生真正品味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美,使学生能够深切地受到审美教育。同时,也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的把握音乐的审美特征,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够积极地表现美,创作美,表现美,这样,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因此,无论是从改革音乐教育的角度研究,还是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衡量,音乐教育审美性和实践性实现融合是非常必要的。
1、教师转变音乐教育观念。要实现音乐教育审美性和实践性的融合,作为教师必须要能够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音乐教育审美性与实践性融合的必要性。在教育过程中,要能够积极实现音乐审美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融合。教师要认识到,音乐教育的目标不能简单地定位为为引导学生认识到音乐作品的美,领悟到作品的审美品质。这种目标缺乏实践过程,是难以实现的

音乐教育审美性与实践性的融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8-06-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