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饿死的梭鱼》想到的
——听张景浩校长报告有感
3月21日,商丘良浩高中三楼的报告厅里,传来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张景浩校长在做精彩的报告。他风趣幽默,声情并茂的演讲深深地感染这每一位听众,同时也把我们带入对教育的思考。
张校长讲述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剖析了一个个让人深思的案例,其中最震撼我的是《饿死的梭鱼》: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以吃小鱼为生的梭鱼和小鱼用玻璃隔开,梭鱼向小鱼冲过去,重重的撞在玻璃上,它再一次向小鱼冲去,又撞在玻璃上。若干次后把玻璃拿开,梭鱼眼睁睁的开着小鱼在它身边游来游去,再也没有去捕捉小鱼,直到被活活饿死。
是啊:个体遭受多次失败后,就会失去再战的勇气。再来看我们的学生,哪个班没有后进生!哪个班没有让老师头痛的问题学生!这是怎样造成的呢?诚然,大部分是由于遗传、环境......等先天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小部分是由家长和老师的失误造成的。请看案例一:有个一年级的学生,期末考了100分。父母非常高兴,请他吃大餐又给了他300元钱,孩子也很高兴,买了很多课外书,准备更加努力的学习。二年级考了第七名,也是个不错的成绩,父母却惊慌失措,给孩子“约法三章”不准跟别的孩子玩,回家先写老师布置的作业,吃完饭后再写妈妈布置的作业。就这样孩子失去了所有的乐趣,三年级十七名、四年级二十四名、五年级三十四名、六年级最后一名,成绩再也没上去。案例二:一个六年级的差生在妈妈的苦苦哀求下准备改过自新,也有所成效,可班主任让学生投票选班级最差的五个学生,以一票之差他被选上,从此他再也没走进过学校。还有多少这样
“饿死的梭鱼”!
作为教师和孩子的家长,怎样保证自己孩子不变成“饿死的梭鱼”呢?作为教师怎样转化差生呢?张校长告诉了我们答案:
1.“渴望伟大”理论。
饿死的梭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