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郓城师范高中济南分校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学科必修二(人教版) 导学案
课题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王雪姣
编号
必修二022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要弄清实验目的,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目的是利用重物的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要明确实验原理,掌握实验的操作方法与技巧、学会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能够进行实验误差的分析,从而使我们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止停留在理论的推导上,而且还能够通过亲自操作和实际观测,从感性上增加认识,深化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3)要明确织带选取及测量瞬时速度简单而准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设计实验、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及实验误差分析的能力;
(2)通过同学们的亲自操作和实际观测掌握实验的方法与技巧;
(3)通过对纸带的处理过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4)通过实验过程使学生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既要动手,更要动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及误差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探知欲;
(2)使学生通过实验体会成功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对物理世界的求知欲;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4)通过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原理及方法的选择及掌握。教学难点:实验误差分析的方法。
教学方法: 预习设计――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归纳总结。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亲自动手实验,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准备
课件ppt
学案
导案
一、创设情景,出示课标(示标)。
上节课我们从理论上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我们从定律内容及守恒条件上初步理解了机械能守恒定律,今天我们通过自己亲身实验从感性上对定律再做进一步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研讨学案(自学)。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展示)。
1、实验目的
结合教材整理预习学案提纲,对学生整理结果进行点评。(展示幻灯片)本实验属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是利用重物自由下落的现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认识实验仪器:组装实验仪器、明确各个仪器的功能。(暂时不做,只是组装)
电磁式打点计时器电源应选择10V以下,火花式打点计时器应选择220V。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位置应为竖直。纸带的长度应在
1m左右。(学生思考,后面回答)
3、理解实验原理
通过对物体自由下落运动的研究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是:忽略空气阻力,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重物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具体地说:
(1)若以重物下落的起始点O为基准,设重物的质量为m,测出物体自起始点O下落距离h时的速度v,则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由计算得出½mV2=mgh,机械能守恒定律即被验证。
(2)若以重物下落过程中的某一点A为基准,设重物的质量为m,测出物体对应于A点的速度vA ,再测出物体由A点下落△h后经过B点的速度vB,则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由计算得: ,机械能守恒定律即被验证。
4、掌握实验的方法与技巧
实验步骤(展示幻灯片)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边的铁架台上(2)把打点计时器接到交流低压电源上
(3)将纸带固定在重锤上(4)将纸带穿过计时器,并将纸带提升到一定高度
(5)接通电源,,取下纸带(6)更换纸带,重新进行同一要求的实验
(7)挑选点迹清晰的纸带研究,用毫米刻度尺测出距离,记录数据
(8)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有关计算并得出结论(9)拆掉导线,归整器材
学生实验
实验前教师提示: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1)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4~6V交流电源,当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时,。
(2)为使打点的频率比较稳定,要求打点计时器振动片的固有频率也是50Hz,使之发生共振现象。振动片的长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通过改变振动片的长度可调节它的固有频率。
(3)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清晰情况,必要时应调整振针的高度,且不能让它松动,否则将会出现漏点、双点等现象,还会对纸带产生过大的阻力。
(4)电火花计时器可直接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注意采用双纸打点即可。
分组实验(只是实验,不进行数据处理)
问题讨论
问题1:本实验要不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点拨思路,明确结论。(展示幻灯片)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和中,式子两边均有重物的质量m,因而也可不具体测出m的大小,而将m保留在式子中。
问题2:对
腾讯游戏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