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形式与政策 作业.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2003年阜阳劣质奶粉的阴影还未从人们的心头散去,“苏丹红事件“,”禽流感”还有“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又掀起了波澜,“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地沟油”等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到底什么才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1、无良企业:道德败坏、诚信缺失
食品是生产出来的,食品的生产经营者无疑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条规定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是保证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定义务。作为食品安全事件第一责任人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为什么不顾法律法规,屡屡生产有问题的食品呢?首先是食品产业发展方式落后,我国的食品工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佩智指出,我注册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有44万8000家,其中十个人以下的小作坊小工厂占了80%。登记注册食品经营单位有323万家,提供餐饮服务的单位有210万家,种植养殖环节依靠的还是两亿多分散户。刘佩智认为,推动食品产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建设是解决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其次是恶性的竞争导致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为生存下去故意制假造假,违法增加添加剂的含量,制造各种有毒有害食品。如为降低成本,使用劣质的原料和违法添加剂,降低了销售价格,排挤了其他质量正常的产品,最后是食品生产企业一味逐利,丧失起码的道德良心,毫无诚信可言。美国有一个大制药公司莫克公司,它的创始人有一句话,
“药是用来治病的,赚钱是随之而来的事情。做得越好,利润就越大”。他的语言很通俗,但是很明确,研制生产的药品首先是帮助人类解决疾病的痛苦,把药做好了,自然会有利润。而我们有的企业往牛奶里掺杂使假,首先想到的是降低成本,是欺骗公众、欺骗消费者,其企业文化的导向是有问题的,这种企业还有什么道德可言呢?
2、行政监管:执行不力,腐败导致公信力下降
监管方面的原因也有很多,据了解,我国的食品工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数量巨大,种植养殖环节小、散的问题突出。生产经营者规模偏小、数量庞大、高度分散,给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仅以生猪养殖为例,美国养猪户仅有7万,我国则有6700多万;%,%。在监管部门方面,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管理的部门有卫生、工商、农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出入境检验检疫、质监、发改委等,达15个之多。然而这么多的部门却不一定能真正发挥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监管边界不清、监管重复和空白并存等问题。以违法使用添加剂生产出来的豆芽为例,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

形式与政策 作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8-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