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谯斌社会实践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0年赴陕西汉中西乡县峡口镇茶厂实践报告
关于陕南绿茶加工技术以及发展的探讨
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
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9(1)班
姓名:谯斌
学号:40901020102
实践单位: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峡口镇
实践时间:2010年8月1日——2010年8月20日
实践目的:
作为一名中国当代大学生,弘扬中华文化对我们来说是责无旁贷的,茶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陕南茶叶众所周知,品起来更使君感觉到丝丝清香、荡气回肠。那么,陕南究竟有哪些特色呢?其加工过程又如何?陕南茶叶的现状以及发展又如何?
带着对陕南茶叶的好奇,来到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峡口镇各茶厂实地研究探索,要求学生了解绿茶加工的基本程序以及制作工艺、品茶之道和当今陕南绿茶发展现状。
实践内容及结果:
茶叶采摘过程:
8月6日的早上,我跟随茶农一起来到田间,清晨露水悬挂,空气清新,当我们还在感叹如此美景的时候,茶农已经在茶树之间穿行,手指轻盈快速的在树顶与竹笼之间来回。此时正是夏季,茶叶量多而繁,为了追赶进度,防止幼嫩茶叶芽老化在茶树上,茶农们就抓紧时间进行采茶工作,根据茶农伯伯所说,
“茶叶幼嫩芽在两三天之内如果没有采摘,它们就会很快长成坚硬的深绿色树叶,此时这种茶树叶将无法制作绿茶,只能留在茶树上以待其老化,因此,也不能产生积极效益,相反,还会吸收茶树幼嫩茶叶的营养。
茶叶的采摘看似很容易,但是也有很多技巧。因为幼嫩芽是与茶树的老叶同时长在书上,我们在采摘的过程中必须剔除老叶,采摘幼嫩芽,因此为采摘工作带来了困难。对采摘工作不熟悉的我们只能一叶一叶的采摘,而茶农伯伯们则是快速的一把一把摘,而且数量与质量都很高。茶叶的枝丫含有许多汁浆,所以在采摘过程中食指与中指之间往往会被染色,根据观察,茶农的手在采摘季节长期被染色,一生之中在食指与中指的夹缝处都有采摘留下的印迹,颜色类似与茶杯上长期泡茶留下来的茶垢。
茶叶采摘工作在很多人的意识里面受茶花女的影响认为是一种很浪漫的事情,其实不是如此,采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长期站立在田间,尤其是在夏季中午下午,顶着炎炎烈日工作,非常艰辛,很多田间茶农的肤色都是黝黑,甚至晒脱皮都是常事。
一天短短的茶叶田间采茶时间除了让我明白采茶的技巧与相关茶叶知识以外,我觉得我收获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所以我们要珍惜眼前我们所拥有的生活,努力奋斗,用我们大家的能力为社会以及所有劳动人民创建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
阳春三月,茶芽开始萌发,“清明节”过后开始采摘,“谷雨”前普遍开采。春茶采摘时间为40天左右,五月底以前采的为春茶,也叫做“头茶”,开采的头两天,数量很少,称之为“跑山尖”,多在“谷雨”前采制也称为
“雨前毛尖”。五月底春茶结束停采5至於天,再采为夏茶,采摘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八、九月间,秋芽萌发,采之则称为“秋茶”。秋季萌芽多为养树而不摘,于是便有“头茶苦、二茶涩、秋茶好喝舍不得”之说。

采茶时,不采老(叶),不采小,不采马蹄叶(鱼叶),不采茶果( 花蕾、小茶果实),对夹叶则及时采尽。制作特级毛尖,只采摘1芽1叶初展;一级茶采摘1芽2叶初展,二级茶采摘1芽2叶至3叶初展为主,兼有2叶对夹叶。三级茶采摘1芽2至3叶,兼有较嫩的2叶对夹叶。四、五级采摘1芽 3叶及2至3叶对夹叶。
茶叶采摘好坏,不仅关系到茶叶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而且还关系到茶树的生长发育和经济寿命的长短,所以,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茶叶采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茶叶采摘,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手工采茶和机械采茶,但是陕南地区主要采取手工采茶。
手工采茶这是传统的茶树采摘方法。采茶时,要实行提手采,分朵采,切忌一把捋。这种采摘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标准划一,容易掌握。缺点是费工,成本高,难以做到及时采摘。但目前细嫩名优茶的采摘,由于采摘标准要求高,还不能实行机械采茶,仍用手工采茶。
茶叶采摘标准,主要是根据茶类对新梢嫩度与品质的要求和产量因素进行确定的,最终是力求取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⑴细嫩采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制的茶叶,对鲜叶嫩度要求很高,一般是采摘茶芽和一芽一叶,以及一芽二叶初展的新梢。前人称采“麦颗”、“旗枪”、“莲心”茶,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这种采摘标准,花工夫,产量不多,季节性强,大多在春茶前期采摘。
⑵适中采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制的茶叶,主要用来制作炒青茶类,要求鲜叶嫩度适中,一般以采一芽二叶为主,兼采一芽三叶和幼嫩的对夹叶。这种采摘标准,茶叶品质较好,产量也较高,经济效益也不差。
衰老茶树,生机开始衰退,育芽能力减弱,骨干枝出现衰亡,并出现自然更新现象。对这类茶树,应灵活掌握。在衰老前期,可采用春、夏茶留鱼叶采,秋茶酌情集中留养。衰老中期以后,则需对衰老茶树进行程度不同的改造。对这种茶树

谯斌社会实践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薄荷牛奶
  • 文件大小485 KB
  • 时间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