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李
君
艳
城内二小
三年级66班
18.《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教学构想。
一、说教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这篇神话传说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课文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联系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与第六单元的专题“壮丽的祖国山河”共同构成了本册教材丰厚的文化底蕴。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宇宙、黑暗”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4、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本课重点是: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复述课文。
难点: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
二、教法、学法
1、朗读体会法: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深刻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
2、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乐学乐用。
学法:小组合作法
三、教学过程
本课时分为“一、解读课题、提炼中心;二、读中感悟、走进文本;三、尝试复述、回归神话;四、激情说话、拓展升华;
(一) 解读课题 提炼中心
1、首先,解读课题、提炼中心。上课伊始,开门见山,这节课继续学习古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2、接下来,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请学生默读课文,相信很快能够找出来。提炼出全文的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再提炼出中心词“创造”,并板书。在这个提炼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文章的主旨。我想这是一种高效的读书方法。
(二)读中感悟、走进文本
提炼中心后,就应该围绕中心“读中感悟、走进文本”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先走进“开天劈地”的神奇。
1、领略“开天辟地”的神奇:
①、情景渲染、走近神奇。
首先出示课件,在爆裂等音响声的渲染中,学生闭眼听老师激情解说盘古开天辟地的情景: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伴随着一声巨响,学生如临其境。(这里我采用情境渲染辅助学生学习,把学生一下子带进了文本,为朗读好这一段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②层次朗读、感悟神奇
接下来,出示课文的第二段,导入:听了老师刚才的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样的画面什么?预
《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李君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