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松南地区火成岩地震采集技术先导试验报告.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石化集团华东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队
二0一一年元月
松南地区火成岩地震采集技术先导试验
终评估汇报

项目编号: SG0995
项目研究时间: 2009年4月-2010年12月
汇报内容
一、项目概况
二、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三、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四、结论
序号
(年份)
工作内容
试验规模及应达到的指标
验收方式
起止时间
(月—月)
1(2009)
各种准备
收集地震、地质、钻井、测井等各类资料,国内外相关成熟技术的调研,编写项目设计书。
审查
2009年
4月-6月
2(2009)
分析研究
完成观测系统优化设计、采集参数优化设计、火成岩地震射波波场特征的研究
中期检查
2009年
6月-12月
3(2010)
数据采集

内部检查
2010年
4月-5月
4(2010)
数据处理
完成地震试验数据不同叠加次数、不同偏移距叠加剖面的处理工作,对剖面进行对比分析。
内部审查
2010年
6月-9月
5(2010)
分析总结
结合试验线不同叠加次数、偏移距处理分析结果,形成有针性的松南火成岩地区地震采集方法技术,提交最终成果报告。
终审
2010年
10月-12月
项目进程情况
概况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完成了火成岩地震波波场特征研究;
2、完成了地震采集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技术与采集参数优化技术的分析研究;
3、完成了61个试验点共703炮的试验资料分析研究工作;
4、-SWSY01共356炮的地震资料采集工作;
5、完成了试验线的高精度地震资料分析、处理工作;
6、完成了针对性地震采集方法技术研究;
7、完成了报告编写工作。
概况
汇报内容
一、项目概况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三、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四、结论
制约火山岩领域油气勘探的主要因素
1、由于火成岩地区大多是激发、接收条件差异大,地震波能量的吸收与衰减严重,直接造成了地震资料信噪比偏低,品质变差。
2、高波组抗的火成岩表现为较强的反射界面,对火山岩内部及下伏地层有着极强的屏蔽作用;
3、火成岩波组连续性差、频率及信噪比低;
4、火成岩层间反射能量弱,反射杂乱,造成内幕成像困难;
5、断陷层系小断层发育,波场复杂,影响地震成像精度。
难点分析
勘探程度低、勘探层系深、勘探难度大!
技术思路
1、首先,根据火成岩领域实现了天然气突破的十屋断陷、长岭断陷为例,对地表地下结构归类、分析研究,以点代面,向外推展;
2、根据分析的难点,对火成岩地震波场的地震波透射能量及火成岩对地震波场的影响的理论研究;
3、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根据松南十屋断陷、长岭断陷地球物理参数特征通过设计论证、射线追踪、波动方程正演等方法进行观测系统优化论证;
4、根据松南地区大量点试验资料(尤其是高岗、沙丘地带,61个点,703炮),运用omega、cgg、promax等多套软件对资料的能量、频率、信噪比、频谱开展一系列定性、定量分析,归纳出适合松南火成岩地区的采集方法。
5、通过新老试验资料单炮、剖面的对比,进一步论证火成岩地区资料采集的可行性、有效性;
6、根据火成岩地区采集的方法总结,进行试验线的实际采集,并对试验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同时也是对火成岩地区资料采集方法的验证。
1)屏蔽作用是由界面上下介质的高速度差造成的;
2)对于大范围存在高速地层地区,如果激发点和接收点均被高速层遮挡,大炮检距不利于纯P波的接收;
3)在入射角度较大时,采用PSP波对目标层进行勘探,可以获得更好的勘探效果。
1、火成岩地震波波场特征的研究
透射能量分析
不同火成岩对地震波场影响
a 25 Hz b 40 Hz c 55 Hz
1)单纯的中高速水平层状介质的屏蔽作用不强;
2)介质的非均质引起的杂乱散射会导致目的层反射变差;
3)火成岩岩石致密,速度较高(如5600 m/s),屏蔽效应较强。
1、火成岩地震波波场特征的研究

松南地区火成岩地震采集技术先导试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资料分享
  • 文件大小14.44 MB
  • 时间201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