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
[提要] 正确处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是河北省环首都13县建设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现有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面综述被征地农民养老问题,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征用;养老保障;环首都13县;梯度型养老
本文为2013年河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课题(课题编号:JRS-2013-2017)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14日
一、环首都13县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背景简介
土地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对于农民而言,土地具有就业岗位、经济收益和社会保障三项基本的社会功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周边一些农村地区的耕地大量被征用。农民突然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生活保障,所以安置被征地农民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其中尤以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为重中之重。
目前,关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探讨已有很多成果。陈信勇和蓝邓骏(2004)主张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应借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政府负担部分和村集体缴纳资金的一部分,用作养老保险基金,建立养老保险的统筹账户,统筹层次以县市级为宜。以村集体负担的部分资金和个人从安置补助费中列支的资金建立个人账户。同时,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采取个人缴费的办法来充实个人养老账户,缴费水平可以低但应有个下限,并鼓励多缴。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待遇与缴费多少直接挂钩。周森彪和朱海霞(2004)指出,我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程度低且保险金给付额固定,出台的政策缺少明确的承诺和实施计划,会让老百姓产生政府只是口头敷衍的疑虑。卢海元(2007)指出,没有单独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省区,规划区内的待遇水平主要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待遇水平的最低档。专门研究被征地农民的王国军(2009)认为,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一是可以弥补当前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不足的情况;二是可以协助被征地农民做好未来生活的长远规划;三是可以解决农民失地又失业、生存与发展困难的问题。苏东海等(2008)以银川市为例,探讨了民族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
目前,河北省建设环首都经济圈的总体战略构想是:“13县市1圈4区6基地”。13县市即环绕北京的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1圈即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27,000平方公里,485万人;4区即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6基地即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对于经济圈内地级市城市周边10公里范围内,县城周边5公里范围内,将进行大规模拆迁重建,农业人口将全部转化为城市人口,迁入城市社区;而此范围外农村也将全部重新规划,建立中心村,生活品质亦将与城市看齐。
现阶段,环首都经济圈中的13县和全国其他县相比较,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更加棘手。原因在于土地被占用的速度在整体上超过了城镇对被征地农民的吸纳能力、农民社会转型能力的相对偏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严重滞后,以及部分人员由于城镇化的超前和物质准备的滞后等等,
河北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