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感觉
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怎样产生的?
感觉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感觉可以测量吗?
我们的感觉有些什么规律?
本章主要问题
一、感觉的定义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特点:1、反映的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
2、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3、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下面哪一种是感觉?
1、梦中蓝色的大海
2、迷人的玫瑰
3、“我看见了一朵红色的花”
4、海市蜃楼
感觉的产生是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分析器:感觉器官、传入神经和大脑皮层中枢所组成的形态机能结构整体。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刺激
感受器
神经冲动
脑中相应感觉中枢
产生感觉
传入神经
感觉器官的专门化:不同的感觉器官只接受特定的、适宜的刺激而产生感觉的现象。
三、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视觉: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听觉:耳蜗中的毛细胞
味觉:味觉感受细胞,酸、甜、苦、咸
嗅觉:嗅觉受体细胞,香、臭
肤觉:分布于真皮中的几种神经末梢
运动觉:肌肉、关节、韧带中的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
平衡觉:耳蜗中的半规管和前庭器官
内脏感觉:内脏壁上的感受器
四、感觉的意义
是认识活动的初级阶段,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
是其它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发展。
(一)感受性
定义:人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说明:①不同的人对同一刺激物的感受性是不同的,反之,同一个人对不同刺激的感受性也是不同的。
②感觉能力的大小可以用感觉阈限来度量。
五、感觉的测量
(二)感觉阈限
定义:刚刚引起某种感觉或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够感觉出一个刺激物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两者的关系:成反比关系,S=1/R
(S为绝对感受性,R为绝对阈限)
影响因素:刺激物的性质和有机体的状况。
3、感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