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潮南工业经济走廊发展策略规划方案
汕头市潮南区规划与国土资源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零零四年一月
汇报内容
一、规划建设背景和重要意义
二、现状概况
三、发展策略研究
四、规划方案
第一部分规划建设背景和重要意义
规划建设背景和重要意义
背景
1、行政区划调整的应对
2003年1月29日,汕头市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原市区5个区调整合并为3个区,澄海市撤市设区;潮阳市撤市分设为潮阳、潮南两区。调整后,汕头市区面积从原来的310平方公里扩大到1950多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调整,为汕头市区域资源重新组合、优化配置提供了契机。
金平区
濠江区
龙湖区
澄海区
潮阳区
潮南区
南澳县
规划建设背景和重要意义
背景
2、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应对
——潮南工业经济走廊做为市一级工业园区,它的建设是汕头市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质量的需要。
汕头市已明确提出了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并提出重点抓好三类园区建设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极点带动、工业推进、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构筑“一主三副多极、组团带状生长”的城市布局结构。一主为主城区,三副为潮阳、潮南和澄海,多极为南澳县、关埠镇及其他中心镇。
规划建设背景和重要意义
背景
3、为潮南区发展寻求战略增长极的需要
——要发展,潮南区必须大力发展工业,走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同时针对目前的问题和制约条件,政府必须集中财力和物力集中建设大型工业园区,形成以点带面、逐步推动全区发展的战略性增长极。
潮南区今后作为“大汕头”市区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与汕头市发展思路相一致,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目前,潮南区已初步形成了以针织服装、精细化工、文具用品、电子电器、塑料丝花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体系。但主要以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为主,规模小、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少,缺乏对地区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大型项目。相应地,现状工业园区多数规模较小,较为分散。如峡山镇共有八个工业园区,总占地仅687亩,其中只有两个工业区大于100亩,最小的工业区面积仅10亩。
另外,财政能力不足也是潮南区政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实现“吃饭财政”尚有一定困难。
峡山镇
沙陇镇
潮南工业经济走廊
陈店镇
大
南
山
规划建设背景和重要意义
背景
4、工业经济走廊自身条件的决定
——该区域具有建设大型工业园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战略区位条件和用地储备条件。从汕头市以及潮南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来说,无论园区发展的机会是早一天到来,还是晚一天到来,我们均应通过超前的科学合理的规划做好战略性准备。
潮南区现状建设用地为7893公顷,占13%。除规划区外,规模较大、地块完整的可供建设用地极为有限。
规划区紧邻深汕高速和海门港,处于汕头市东南门户地区,区位条件较为优越。
园区依托中心镇沙陇镇,对于提升沙陇镇城市功能,整合区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潮南区建设用地现状图
规划建设背景和重要意义
意义
1、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提升区域竞争力
——汕头市和潮南区两个区域层面,工业园区和城市功能两个整合内容。
汕头市层面:从潮南工业经济走廊被赋予的使命(工业化和城市化)和自身条件来看(战略区位和土地储备),它必然要作为市一级的工业园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工业园区一起,通过整合目前工业园区小、散、乱、差的发展状态,形成支撑全市工业发展的合理的工业园区等级、空间和产业体系。同时,工业园区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周边城市功能的整合,将形成功能不断提升的新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潮南区层面:工业经济走廊将形成东部片区的重要增长级,通过资源整合,提升东部片区产业层次和城市功能水平,进而和峡山以及陈店等片区形成产业及城市功能和布局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规划建设背景和重要意义
意义
2、改变园区发展理念,提供发展示范作用
——我们不仅希望潮南工业经济走廊的规划建设能够使工业走廊本身健康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更希望它能够在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等方面成为其他已有或将要建设的园区的示范地区,使汕头市所有工业园区进入有序规划、有序发展的轨道,真正发挥工业园区对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作用。
过去园区发展理念:缺乏合理规划、缺乏招商引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对入园项目的合理选择、缺乏园区综合环境的建设、缺乏政府形象的塑造、缺乏园区与城市关系的构筑等诸多方面。
潮南工业经济走廊发展理念:进行综合规划的策划,对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视。并在研究中将政府要做和能做的内容作为研究重点,侧重从政府形象塑造、区域空间整合模式、园区经营模式、政策保障体系、区域交通及生态网络的构筑等方面进行
潮南工业走廊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