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先写种花生、收花生;再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最后写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爸爸对于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文章在表达上颇具匠心:详略分明,以物喻人,同时言辞朴实无华,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希望,他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
学情分析:
花生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有些同学的家里甚至还种过花生。他们在种、收、吃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了解。花生的优点多少知道一些,“花生所比喻的人”可能理解起来有些难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亩、尝、吩、咐、茅、榨、榴”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并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联系上下文理解“居然”的意思,体会表达的效果,并用“居然”造句。
2、通过感情朗读、背诵、抄写父亲的话,并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的道理。
3、知道围绕花生写了哪些事,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花生的好处,感悟它的每个好处分别比喻什么样的人。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5、搜集其他借物喻人写法的文章赏析。《白杨礼赞》、《梅花魂》等。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 . 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文章详略的合理安排。
,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赞颂花生顽强生命力的语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1、猜谜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这里有一个谜语想请大家猜一猜。
麻屋子,红账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生猜谜,引入课题。
2、今天我们学习:板书“落华生”,
3、学生质疑:不是“落华生”,是“落花生”。
4、“落华生”与“落花生”有什么不同?
5、出示图片,认识花生,那你知道为什么叫“落花生”。
因为是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地下结果的植物,所以叫做落花生。
6、了解作者许地山的笔名“落华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接读课文,及时指导。
空地播种(强调多音字,“空”和“种”。)
理解“茅亭”(借助课文插图)
区分“后院”与“后园”的区别。
2、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什么事情?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说花生。
(前三点是略写,后一点是详写。)
3、“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做爸爸的,和孩子一起吃顿饭有啥可难得的呢?(我认为一家人在一起吃花生或吃吃饭很平常呀,这里说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为什么呢?”老师也搞不懂,哪位同学能帮帮我?”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的说说,
有学生答:“可能是许地山的父亲繁忙,平常很难回家。”还有学生说:“可能是许地山的父亲在外
《落花生》课堂实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