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导读
【书海领航】
法国巴黎罗丹博物馆的庭院内,默默地站立着一个巨人,这就是巴尔扎克塑像,著名雕塑家罗丹留下的传神杰作,常常令人想起这位法兰西民族最光辉的巨匠坎坷的命运,勤奋的一生,刚强的意志,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笔锋。
巴尔扎克(1799~1850)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无论是家庭或是社会,都没有给予他特别优厚的恩惠。不论在哪里,父母和教师都没有对巴尔扎克抱什么希望,更不要说发现他什么天才。这也难怪,他在一次只有35名学生参加的会考中,竟名列第32。这种成绩的学生,会有什么出息呢。巴尔扎克大学毕业后便进了律师事务所,如他父母所希望的,这是“铁饭碗”。但年轻的巴尔扎克不再甘于平庸了。他不顾家庭反对,辞去职位专心写作。在一处贫民窟的阁楼上,巴尔扎克开始作家生涯。迫于贫穷和饥饿,他为通俗小报写过一些光怪陆离的东西,开办过印刷厂。这些活动不但没有赢利,反而使巴尔扎克负债累累。这巨额债务像恶梦一样缠绕着巴尔扎克,直至1850年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但他并未消沉,在他书房中布置了一座拿破仑的小像,并写下了激励自己一生的座右铭:“我要用笔完成他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巴尔扎克在生活中跌跌撞撞地前行,但也就在这碰撞中认识了生活,而且比别人认识得更深刻。他留下的巨著《人间喜剧》,包括91部作品,就是十九世纪法国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中著名的篇章有:《舒昂党人》、《高利贷者》、《高老头》、《古物陈列室》、《纽泌根银行》、《幻灭》、《农民》??,在短短20年内,他每年要写4~5部小说。每天伏案至少18个小时,他的《赛查·皮罗多》是25小时内写成。《乡村医生》用了72小时,而长达几十万字的名著《高老头》竟是三天内一气呵成。为保证写作时清醒,巴尔扎克嗜浓咖啡如命,他曾说过:“我将死于3万杯咖啡。”果然,慢性咖啡中毒成为他死因之一。
《欧也妮·葛朗台》是他最优秀的小说之一。据说是他与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俄国贵妇韩斯卡夫人热恋中的产物。初稿曾寄往遥远的俄罗斯,中途未曾遗失真是万幸。巴尔扎克称此篇为“最出色的画稿之一”。这部小说充分体现了他丰富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的特色。
《欧也妮·葛朗台》以欧也妮的故事贯穿全书,但是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既贪婪又吝啬的老葛朗台的形象,这是此书最大成就。巴尔扎克用漫画式的夸张,真实的细节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爱财如命,毫无亲情的吝啬的葛朗台。在金钱导演下,葛朗台时而忧,时而喜;时而如虎,时而如羊;他的一言一行,一嗔一怒,都离不开他的最高任务:占有金子,保住金子。通过欧也妮的悲剧形象则控诉了拜金主义对社会的毒害。从艺术上看,作品在塑造人物、描写环境、叙述故事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精细入微的环境描写,反映了时代风貌,生动再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可以说是整个法兰西历史的一个真实断面。另外,作品结构紧凑,步步深入,一气呵成,各线索之间互相联系,显得跌宕有致。行文如滚滚洪流,直泻而下,笔势酣畅,具有浓烈的抒情意味。这部小说以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震撼着每一位读者,在法兰西文学史具有独特魅力。
《欧也妮·葛朗台》对于巴尔扎克本人来讲,是他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葛朗台的形象作为世界文学人物长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而流传后世。这部书对于读者来说也是巴尔扎克小说中最具可读性的一部著作,它以讽刺的巧妙运用而
《欧也妮.葛朗台》导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