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圣”杜甫
二、杜诗“沉郁顿挫”风格解
三、杜诗赏析
一、杜甫生平:
杜甫生于“奉儒守官”并有深厚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却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后世被称为“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但在唐朝当时并未得到人们的重视。杜甫写“初唐四杰”的《戏为六绝句(其二)》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中不乏诗人的自比。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杜甫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 惆怅难再述。)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因忠言直谏,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他在此段时间的见闻,成为不朽作品“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
《垂老别》。
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至成都,在剑南节度使严武的资助下,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后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最后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二、杜甫诗作名句欣赏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2、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3、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4、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8、、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9、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10、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1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1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1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15、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1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1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18、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1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21、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
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贵心二首(其一)》2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25、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2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大学语文第六单元 杜甫诗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